第五章 家底(1 / 2)

朱有孝散朝後回到乾清宮,思考著今後的發展思路,究竟怎麼樣做才能救得了大明朝,他想得是頭暈腦脹,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雖然他的知識領先現在的時代幾百年,但是究竟從何處下手,還得有一個切合實際的切入點。最後,做一些決定先看看家底再說。

召王安進來書房,朱有孝問道:

“王安,你知道現在內庫有多少錢麼?”

王安道:“現在內庫有白銀一千二百六十二萬五千兩,黃金兩萬三千兩。這些都是萬曆爺曆年的積蓄,本來還有更多,救援藩國高句麗花去了三百多萬。這些錢中除了從戶部分成的部分,其中有五百萬兩白銀是萬曆爺收的礦稅,一共十年,大約每年五十萬兩左右。”

堂堂的大明朝礦稅(包括商業稅)每年僅僅五十萬兩,這簡直就是笑話,想想宋朝的時候商業稅竟占到了總稅收的近六成,每年都有五百多萬兩白銀,就連《醒世恒言》上說的一個賣油郎一年就積攢白銀十六兩去嫖花魁娘子,而花魁娘子自己私人的體己錢就有四、五千兩白銀,那麼那些嫖客該有多少錢啊。這他媽大明朝發展到現在竟然連宋朝的十分之一稅收都惹的清流、東林黨人非議,看起來這些清流、東林黨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代表的就是這些嫖客們的利益,享受著嫖客們的供奉,自己一個個肥頭大耳,吃香的喝辣的,卻把國家給窮的連邊關士兵穿的防寒衣服都沒有。

從大明建國那一天起,明朝的稅收製度就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是因為朱元璋是一個窮和尚出身,根本就不懂得這些,就算是他的那些幕僚們,多數也都是窮苦出身,和宋太祖趙匡胤的那種出身於世家的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對於經濟之道都是門外漢,這也就造成了東林黨的那些大佬們官商勾結的基礎。上過高中的同學都知道有一篇著名的課文,叫做《五人墓碑記》是明代張溥的作品。本文記述和頌揚了蘇州市民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於向惡勢力進行鬥爭的英勇事跡,熱情歌頌了五位烈士仗義抗暴、至死不屈的形象,其真實的故事卻是打死了皇帝派來收稅的稅務官,隻能說是東林黨掌握了話語權,顛倒了黑白。

現在大明朝邊關實行的是衛所製,其實這些兵就是類似後世的建設兵團,這些半軍事化的民兵要是對付普通的流民造反、土匪打劫可能還湊活,但是要對付自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女真人鐵騎的話,那就隻有被羞辱的份了。

想當年,太祖朱元璋實行的這種衛所製也無可厚非,那時元朝的殘餘勢力已經不足以威脅到大明的國家安全,每年花上幾百萬兩白銀護邊確實浪費,還不如省下這些錢用於發展經濟,與民生息呢,這與當時的環境還是相符合的。

而現在將要麵對的是女真人鐵騎,那就屬於正規的野戰部隊了,就必須用正規軍去和他們去作戰。於是,怎麼組織正規的部隊就應該提到日程上來,組建正規的精銳部隊就需要大量的白銀去堆積,這財政問題又是必須優先解決的,明天看看戶部的情況再說吧。

第二天,朱有孝召集了內閣成員和六部尚書,沒有想到內閣隻有首輔方從哲、次輔韓爌、劉一燝。而六部尚書則有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孫如遊、戶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姚宗文、刑部尚書黃克瓚、工部尚書王佐。

待到這幾人到了,朱有孝說道:

“朕尚且年幼,初登大寶,做事未免有不妥之處,故請諸位大人先行協商。一是補足內閣成員,請諸位大人協商推薦;二是,想了解一下現在國家的家底,比如說戶部有多少錢?那些地方是必須的開支?兵部的軍隊訓練、武備狀況、遼東情勢等等。望諸位大人據實而言,切莫盡說太平。然後咱們君臣共同商議個解決的辦法,從而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造福於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