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裏去了(2 / 2)

其他五人聽到朱有孝的辦法也是眼中一亮,控製鹽場,簡單方便,取消設卡,省人省力,控製最高零售價,實惠了老百姓。好,好招,不過這樣一來,那些鹽商從此就沒有好日子過了。那現在唯一要盯緊的就是鹽場了,隻要鹽場不偷漏稅,國家的鹽稅就再也不會流失了。

讓誰去做這個事情呢,楊漣,朱有孝的第一個人選就是楊漣。從曆史上講,楊漣是一個比較清廉,也比較正直的官員,除了有一點東林黨人的色彩外,沒有什麼汙點,何況現在楊漣還是六品給事中,現在授予他正四品的知府鍛煉一下,三兩年後再把他弄到京城,那時不過五十多一點,入內閣也好,任尚書也好就都有資曆了。

於是,孫承宗、周嘉謨都同意了朱有孝的安排。同時,為了防止揚州的鹽商們鬧事,同時也為了以後控製鹽場,朱有孝讓兵部從禁衛軍裏麵抽出五千人派出一個參將率領,以急行軍的速度奔向揚州,楊漣則率先快馬直奔揚州。

楊漣拿下揚州知府楊嘉祚之後,就按照聖旨抄了楊嘉祚的家,不抄不知道,一抄嚇一跳,在楊嘉祚的家裏竟然抄出了近三百萬兩銀子,幾乎近大明朝歲入的一半,這太讓人震驚了。其實,並不是大明朝所有的知府都能貪這麼多,揚州是一個食用鹽集散地,幾乎大明朝三分之二的鹽都產在這裏,這裏大大小小的鹽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楊嘉祚被拿下之後,整個揚州為之一驚,尤其是藏著大量鹽引的鹽商驚慌失措,那天在楊嘉祚家裏喝酒的十幾個人更是害怕。於是他們鋌而走險,雇傭了在兩淮流域最有名的鹽梟準備夜襲揚州知府衙門,企圖殺死楊漣。在他們看來楊漣就是始作俑者,殺死楊漣事情就會改變,遺憾的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就算是鹽梟裏麵也有錦衣衛的臥底。

這楊漣也是極有膽色之人,以身做餌,命令禁衛軍五千人分散入城,然後隱藏在揚州府衙門周圍。他自己則穩坐衙門,當夜半三百多鹽梟呼叫著衝向衙門時,伏兵四起一起向衙門湧來,鹽梟也都是亡命之徒,一看楊漣有準備,就立刻分散拚命逃跑,禁衛軍也不做趕盡殺絕,就是在後麵盯著,揚州城這時已經四門緊閉,鹽梟們隻好躲進聯係他們的大鹽商家中。

這正是原來定下的計謀,第二天,楊漣四門緊閉全城搜索鹽梟,所有躲進鹽梟的鹽商被查抄殆盡,竟然得到白銀近三千萬兩,幾乎相當於明朝五年的稅賦。而楊漣從此一舉成名,徹底控製住了兩淮流域的鹽稅,為大明朝的經濟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