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急報後,李信匆匆向王三善客氣了幾句,就趕緊帶著他的民兵們向水西城趕去。這次李信就把凡是屬於水西安邦彥屬下土司的人馬和重慶帶來的人馬全部帶走,大約五萬餘人,而剩下的則交給王三善,要他按照自己原來的做法去做,千萬不要惹出麻煩,等李信自己解散土兵時,一並遣散這些人。
當李信領著這五萬土兵趕到水西城後,水西的局勢很快就發生了變化。因為李信帶來的這些土兵都是安邦彥的主力,也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好衝動,腦子一熱決定一切,更何況碰上李信這樣的大鼓動家,早就被忽悠的洗了腦子,並且他們也親自見到了李信帶領大家分田地,分財物的過程,現在輪到他們自己家打土司分田地了,心裏能不激動嗎!
李信告訴大家,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回家動員你們的家屬、親戚、朋友趕快行動,把所有在貴陽戰役中被擊斃、被俘擄、被砍頭的那些土司、頭人、首領的土地分掉,然後推舉出來有威信的人做裏長,報道城裏備案。告訴他們這次分地是有地契的,是官府認可的,也是官府最後一次無償分配土地,凡是不願意參與的也可以,以後不要後悔。
這在視土地為命根子的年代,能有幾個人禁得住李信這樣鼓動的呀!所以,行動是迅速的,效果是明顯的,三天過後整個水西城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現在是正月,水西城範圍已經熱火朝天了,分了土地的農奴、奴隸、下人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在屬於自己的土地裏大展身手,水西城裏的人們對待朝廷軍隊不再是冰冷冰冷的臉色了,而是充滿了真誠的感謝。
孫承宗和戚金也對李信這家夥高明的手段佩服不已,沒想到李信真有這翻雲覆雨的能力,解決了民心問題。孫承宗暗暗佩服,這小皇帝識人的能力真是絕了,這麼年輕的怪才,沒有見過幾麵就能了解他的能力,這小皇帝難道真的是洪武大帝轉世嗎?!
不過另孫承宗、戚金吃驚的還不止這些,就在二人整兵欲攻擊畢節城時,好消息傳來,占領畢節的安效良被本地的土兵給押送過來,畢節已經被收複,不用去了。原來,李信所領的土兵也有一部分是屬於安效良的土兵,這些土兵見到別人都分了地了,於是在請示了李信以後,自己出動直奔畢節,在晚上出其不意的殺進畢節城,擒住了安效良,然後就自己分土地、分浮財去了,根本不用官軍費力氣。
從這裏可以看出來,土地對於這時的人們有多大的吸引了,李信也從此悟出了一個道理,隻要你給窮人好處,窮人就為你賣命,他們並不管你是屬於土司還是朝廷,這件事也引起了朱有孝的重視,大明朝的土地改革勢在必行,不然的話今天平了奢崇明、安邦彥,明天還會有別的人造反,這樣下去大明朝還會被折騰垮掉。
孫承宗和戚金帥神機營離開水西,而李信則把水西政務交由王三善管理,自己則帶著二萬屬於從重慶帶來的人馬直奔永寧,在永寧遇到的情況和畢節幾乎是一個翻版,這二萬永寧土兵帶著家屬早就開始轟轟烈烈的分地運動了,李信這次就不再隨孫承宗、戚金前行了,因為成都還在包圍中,永寧地方無人管理,孫承宗就命令李信暫時管理這一塊地方,他自己就和戚金直奔瀘州去了,至於李信怎麼處理政務,孫承宗相信李信會比王三善處理的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