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1 / 2)

袁崇煥帶著二萬多人馬星夜兼程,直奔延綏地區而去,這一日趕到了大同府。駱思恭早已根據朱有孝的安排派出的暗探發回消息,這次土默特部落對延綏地區的入侵不是大規模的攻城掠地,而是小規模的搶劫,他們搶劫的對象是小城鎮和鄉村,對於每一個被攻擊的目標都是搶光財物,凡是敢於抵抗的人全部殺死,而後迅速撤離奔向下一個目標。都指揮陳愚直帶領部下出戰,希望能夠擊退他們的騷擾,可是這些蒙古騎兵非常狡猾,憑借著騎兵的優勢,對於大部隊的明軍迅速撤退,對於小規模的明軍則予以圍殲。陳愚直的部隊大部分是步兵,對於這種戰術非常不適應,人多了攆不上,人少了被圍殲,結果是顧此失彼,進退失措,損失了不少人嗎,卻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針對土默特部落的這種戰術,袁崇煥請來袁應泰、孫元化、洪承疇、盧象升研究可行性對策。作為監軍袁應泰根據朱有孝的嚴格交代,不幹預袁崇煥的任何軍事決策,隻對將官的獎懲做出決定,因此真正參與計劃的是其他四人。作為主帥的袁崇煥坐在桌子的正麵,其他三人分別坐在一麵,袁應泰則坐在旁邊。

袁崇煥對於土默特部落蒙古人的這種戰術也感到頭疼,在這個時代裏,騎兵的機動性是步兵無法比擬的,如何才能對付騎兵是大明朝官軍的一個難題,組建騎兵費用難以承擔,築城防禦難以全麵防守,漏洞到處都是,並且也很難防禦流動性極強的騎兵。

孫元化說道:“在遼東和女真人對壘時,我采取的是挖坑戰術,在女真人騎兵追擊的路上挖掘能夠陷進馬蹄的小坑,隨意我覺得可以動員老百姓在我們追擊的時候在騎兵前麵挖小坑,撤退的時候讓我們的士兵挖小坑,讓蒙古騎兵的速度提不起來,然後利用我們的火器優勢予以遠程打擊,輕騎兵圍殺,步兵大麵積排射。”

洪承疇說:“這樣的戰術是不錯,但是需要的老百姓太多,萬一老百姓跑得慢了,還會被騎兵追上砍殺,這樣一來老百姓也會有很大損失。我想咱們是不是也去河套地區打殺一場,把俺答汗部落也騷擾一遍。”

盧象升眼前一亮,突然開口說道:“要不這樣,我們分兵南北兩路,一路從延綏鎮正東進入,就按照孫大人的方法,官軍配合老百姓打擊分散的入侵遊騎,碰到對方人數多的時候就以火器掩護,固守待援,如果蒙古人集中,就讓孫大人的炮火覆蓋打擊,消滅其有生力量。另一路從偏城進入河套地區,對於土默特部落的腹地進行攻擊,逼迫要麼決戰,要麼逃跑。反正他們的部落是分散的,我們可以對於某一個不落徹底予以消滅,以鎮敵膽,對於願意投降我們的部落予以接受,不過要按照皇上的意思,要教化他們,讓他們變成和我們一樣的生活習慣,認同是我們的一部分,不再遊牧生活,而是依城依村而居,有固定的放牧和農耕地點,不能向蝗蟲一樣,所過之地一片淒涼,隻要他們落地生根,就不會大肆騷擾邊境,然後讓他們半漢化,這樣就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盧象升的話讓袁崇煥茅塞頓開,於是袁崇煥就說道:“既然這樣,那麼咱就兵分兩路,南路以機動為主,攜帶輕便武器和輕騎兵,北路以穩紮穩打為主,可攜帶重武器以及大部分給養。不過孫大人可得跟我去南路,那麼大炮讓誰指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