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1 / 2)

朱有孝在天啟二年二月初二派出出征河套地區的袁崇煥以後,就接到了四川平息叛亂的喜訊,尤其是孫承宗的彙報中對於李信的土改政策更是讓朱有孝高興,看起來李信這家夥還真是個人才,沒有辜負自己的高看,就決定把李信留在四川,任命為西南巡察使,協助川貴的朱燮元、王三善徹底整頓那裏的土地改革問題,穩固好整個大西南,進而為明軍徹底進軍、統治南亞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想到在曆史上發生的山東徐鴻儒起義就發生在今年的五月份,朱有孝已經讓駱思恭、宋晉派出人馬前去秘密調查,不知道是不是徐鴻儒太狡猾了,還是朱有孝的判斷出現錯誤,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發現徐鴻儒的任何蜘絲馬跡。但是朱有孝還是不敢有任何大意,他命令孫承宗給李信留下五千的火槍兵、炮兵混合部隊,組成一個混裝營,讓戚金留下兩個千總配合,讓李信以此為基礎組建川貴新式的軍隊,編製應該最終擴大到三萬人,就在那裏練兵,其餘人馬迅速沿長江調回,最遲應該在三月中旬返回北京。

在山東原來的老官僚們已經回到北京進行培訓,凡是年齡已經超過了五十歲的官員,朱有孝給了他們豐厚的退休金,讓他們回家含飴弄孫安享天年去了,四十歲以下的人員進行再培訓後出任另外地方的官吏。新的官員已經開始了熟悉基層的管理工作,這些新的官員放棄了老官僚的工作方式,除了有一個人輪流坐守縣衙,其他人都去深入鄉村了解鄉村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鄉情村情進行不同的建設工作。

無論是建設農村小學校,還是促進新型農作物栽培的培訓、推廣,新官員們都帶著無比的熱情去實踐在官吏學校學到的東西,弄不懂的不要緊,回到縣城後幾個人一起研究、討論,總之一句話,這些新官員的做法得到了老百姓們的普遍歡迎。因為這些新官員不像老官僚那樣,一個個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爺了,現在的他們更像是老百姓的朋友。縣學裏的生員們接受了新的培訓,凡是年輕的都先培訓各種新作物種植技術,新的國文教學方式培訓,將來他們就是農村工作的主力軍,凡是能夠安心到鄉村小學教學的生員,朱有孝將保證他們的生活水平不低於普通的官員的水平,他們就相當於後世的國辦教師,是受人尊敬的園丁。至於不願意安心於農村教學的酸秀才,朱有孝則讓他們回家自己讀死書去了,為了不至於引起這些腐儒們的太大反彈,朱有孝還是保留了他們原來享受的免稅待遇,不過要想以後再通過科舉獲得功名的途徑,已經被徹底斷送了。既然都換成了新式的縣府級官員,以後的考試內容和方式肯定會截然不同,凡是不能適應新變化的文人,被自然淘汰是肯定的。

隨著山東新官員們的努力工作,山東的農村形式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凡是適齡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去學校上學,而且學校中午給每一個小學生發放一個銅錢,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們如果不上學,在家下地割草可以每天大約有一個銅錢的收入,尤其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孩子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家裏的食物,而家裏有少許土地的孩子們需要在家裏參加勞動,幫助大人幹活。現在有了這一個銅錢的收入,大人們就不再反對他們上學了。當然現在不是農忙季節,到了農忙季節還是要放假要孩子們回家幹活的,畢竟現在的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需要更多的人下地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