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農村的鄉紳們也接受了官員們的培訓,接受了朱有孝關於減少地租的建議,官員們反複強調,皇帝是如何親民,如何為了保證國家的強大縮衣節食,臣民們應該如何以皇帝為榜樣,為國家、為老百姓做好事,減輕農民的困苦,改善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有的地方官員們為了讓鄉紳接受這些新觀念,還題字題詞鼓勵那些開明的鄉紳,因為在當時這些縣老爺們的題字還是很有體麵的,至於不肯聽話的鄉紳,官員們則動員他們的佃戶離開他們的家裏,正好朱有孝也在考慮向遼東移民,就由縣裏出糧食,出路費,凡是願意去的可以免費到哪裏獲得十畝土地。劣紳們失去了幹活的農民,自然收成減少,而稅賦則一點也不少,甚至官員們還會增加。
新型農作物在這些新式官員的大力推動下獲得了大麵積的推廣,尤其是紅薯的種植,在山東西部的黃河衝擊平原上的半沙地生長情況更好。無論是地主還是佃戶們,看著這些綠油油的、長勢喜人的新莊家,都對官員們充滿了敬意。而官員們在鄉村看到精神麵貌煥然一新的老百姓,心裏更是充滿了成就感,從而對皇帝的新政認同感又增加了許多,對於朱有孝講的魏征的話有了新的體會。
事情的發展總是有那麼一些小坎坷,總有那麼一撥不開眼的人找麻煩。在鄆城縣衙內,濟寧知府正坐在縣衙大堂上訓斥鄆城主薄。為什麼呢?今天是鄆城的第四把手主薄值班,這主薄乃是大明官吏學校出來的學生,名叫王博,本來不用當主薄,應該幹縣丞的工作,但是他為人誠實,工作踏實,又不太善於言談,加之歲數稍大一點,就幹了這個主薄的工作。今天濟寧知府突然的到來,尤其是飛揚跋扈、趾高氣昂的做派,讓他有些不太適應,再加上他在大明官吏學校時朱有孝已經廢除了跪拜禮,隻是鞠躬迎候知府,就讓這位知府大發雷霆,簡直沒有一點官員的風度。兩人就頂起牛來了,知府要找知縣、縣丞。主薄告訴他知縣、縣丞都到到鄉下巡查去了,有什麼事可以和他交代,他可以轉述。這知府來這裏本來是想撈點油水的,但是這話如何能說的出口,說的婉轉一點,主薄根本就不上路,裝蒙做傻,氣得濟寧知府大發雷霆,大加訓斥。
就在濟寧知府發飆的時候,縣尉回來了,這縣尉乃是大明技術學校的學生出來的,名叫薛猛。這薛猛不是童生進入大明技術學校的,他是因為在遼東戰場上被‘二踢腳’小炮的火藥燒瞎了一隻眼睛,孫元化見他識字就送他去上了學,然後才來這裏的。他一看自己的同伴受辱,二話不說上去就給了濟寧知府左右兩記耳光,揍了一頓,然後命人綁了起來,讓人送到濟南府,交給文震孟大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