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2 / 2)

然後朱有孝又讓派人去找李時珍、萬全、高武、楊濟時、王肯堂、吳昆的後人,這些人都是一時的名醫,根據國人的習慣,行醫都是世世代代父子相傳的,有些都是在太醫院有記錄的,有些是當地有名的家族,讓人找來並不是什麼難事。還讓他去尋找江蘇吳縣的吳又可、山西太原的傅青主這兩位是未來的醫術大家,現在就讓他們進行係統的學習,將來的成就必定更勝曆史上的名聲。還有兩位張景嶽、繆希雍,張景嶽在後世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大家,這人性格豪放,曾經從軍,失意後從醫。繆希雍這位歲數比較大,但是也必須請來,此人對於藥物的炮製、丸、散、湯、膏等的製作,有極高的研究,中藥走向世界之路他就是鼻祖,這也是寶貝中的寶貝,和陳實功一樣的國寶。

給龔居中交代了這些必須找到的人以後,也必須給他一定的權利,所以朱有孝直接授予龔居中正三品的實職,又在錦衣衛駱思恭那裏給他調來了二十多了精明能幹的人跑腿。然後,龔居中就開始了在全國的大找人行動,還得說龔居中真有能耐,經過他兩個多月的行動,除了那些名醫的後人找來不少,陳實功、繆希雍、張景嶽這三位牛人都給找來了,另外還找來了不少在各地行醫的地方名醫。

陳實功老爺子今年已經五十八歲,聽說朱有孝要邀請各地名醫組建“大明中醫藥學院”,二話不說,帶上自己的行醫家夥就跟著尋找他的人來京城了,本來老人家編寫《外科正宗》的目的就是為了造福百姓,流芳後世,現在皇帝給了這麼好的機會豈能錯過。所以不但老爺子來了,而且還帶來了七八個徒弟,這一下子讓朱有孝可樂壞了,要是都像陳老爺子這樣,連太醫院的第一批學生都不用再去全國招考了。

繆希雍老爺子也來了,這位老爺子歲數更大,今年七十七歲了,而且也是誇張的帶來十幾位徒弟,這其中還包括得到了他真傳的兩個兒子。朱有孝二話不說,直接連李時珍的重孫子和幾個徒孫一起都交給了繆希雍,讓他全帶著,連鑒別中草藥和進行製劑研究的事業都交給了這位老爺子。

張景嶽先生也到了,這位今年也是六十歲的人了,但是看起來精神頭還真不錯,也許是有過軍旅生涯的原因,在和氣的臉色中透露出一種軍人的氣質,朱有孝決定此人絕對是一位高人。於是“大明中醫藥學院”的首任校長就決定了,就是張景嶽。

將近年底的時候,龔居中將朱有孝所點的這些人基本上就都來齊了,都被龔居中安排在太醫院居住。根據朱有孝的想法,“大明中醫藥學院”將分為三個分院,一個是中醫分院,一個是中藥分院,這是學生們學習理論,探討學術的地方。太醫院則是他們的實習、試驗、實踐的地方,太醫院將不僅是皇家專用,它將對普通官員和富人開放。不要說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在這個時代,還真是做不到,太醫院還需要銀子來養活。朱有孝打算任命張景嶽任“大明中醫藥學院”的院長,陳實功任中醫分院的院長,繆希雍人中藥分院的院長,龔居中擔任教務長,負責協調所有這些人之間的關係,總結他們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