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正是孫傳庭派來的曹文詔,本來孫傳庭是預防謨囉唄瑪和談不成反目,才派遣曹文詔來接應,沒想到談判非常順利,於是曹文詔就地宿營等待著吳克善一行人的到來。結果探聽消息的士兵報告有大隊人馬到來,吳克善馬上就警惕起來,帶了人馬就前來接應,在望遠鏡裏看到賀人龍他們勇猛的殺了出來,就讓部下在怯綠連河兩岸埋伏下來,反正現在也是旱季,河水很淺,基本上不影響戰馬衝鋒,這樣就逮住了一條大魚,圍殲了林丹汗的這支想圍殲吳克善一行的部隊,圍獵者被凡圍獵,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接下來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在‘大翰耳朵’也就是後世的溫都爾汗,孫傳庭和謨囉唄瑪進行了融入大明的具體事宜,就連在呼侖貝爾城的奧巴和宰桑*布和都來見謨囉唄瑪,他們開始稱兄道弟,熱情的向謨囉唄瑪介紹自己的部落融入大明後的繁榮景象,讓謨囉唄瑪甚至都有些眼饞為什麼不早些融入大明。在隨後的日子裏,這座城就被稱為溫都爾汗,隨著不少人口的遷徙,這裏慢慢就成了附近的皮毛交易中心,和謨囉唄瑪心中想象的城市就差不多了。
孫傳庭在溫都爾汗穩定下來以後,就開始先下一個目標開進,除了怯綠連河畔一帶屬於謨囉唄瑪的地盤以外,大部分的領地都是土謝圖汗的勢力。本來大漠以南也有土謝圖汗的領土,可是在接應林丹汗的時候,被明軍追得都逃了回來,失去了大漠以南的勢力範圍。孫傳庭就按照原來的計劃準備直取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駐錫地,孫傳庭的意圖就是想法和這位活佛接觸,看看能不能最簡單的解決漠北喀爾喀蒙古其餘的幾部,但是具體能做到哪一步,誰也不敢保證,因為就是奧巴、謨囉唄瑪也不是特別了解這位活佛的性格到底是不是開明,畢竟這位活佛來到這裏才十年,而且是從烏斯藏那裏被喀爾喀的土謝圖汗聯合請來的,平時都是敬仰,沒法了解內心。
要說這蒙古人和佛教的關係其實也挺有意思,本來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那是大殺四方,從科爾沁草原一直殺遍幾乎整個亞洲,還有半個歐洲,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殺人無數,是具有狼性的民族。可是他的子孫們卻不是那麼爭氣,一個一個的部落隨著生活安定下來,卻逐漸被當地的宗教同化,其原始信仰“薩滿教”漸漸的失去了統治地位。同阿拉伯人接壤的地方信仰了伊斯蘭教,而到了達延汗這裏更是皈依了藏傳佛教,達賴喇嘛就是達延汗所封的稱號,他不但皈依佛教,而且還宣布“薩滿教”非法,這就造成了整個蒙古人的信仰危機,為後來的蒙古人衰落埋下了苦果,從此蒙古人失去了狼性,可見宗教信仰的威力是多麼的可怕。
就在孫傳庭想法接近哲布尊丹巴活佛的時候,林丹汗和土謝圖汗也在勾心鬥角的算計這件事,土謝圖汗也是皈依了佛教,但是林丹汗那裏卻並不是信佛教,和科爾沁部落一樣信仰薩滿教,這是他們之間的區別,林丹汗雖然是逃過來的,但他畢竟是正宗的成吉思汗嫡係,在蒙古人眼裏還是正統繼承人,所以土謝圖汗要想稱霸草原還得能夠獲得正宗的繼承權,這就造成了他們的麵和心不合,互相算計。
土謝圖汗要想取得統治權就得讓林丹汗滅亡,林丹汗也不是傻子,就提出自己北上,讓土謝圖汗留在當地統治,這樣一來,土謝圖汗就成了林丹汗的擋箭牌。土謝圖汗為了保住自己的勢力範圍,與明軍的大戰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情況,於是土謝圖汗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調集部落,準備與孫傳庭一戰決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