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風雲(三)(2 / 2)

洪承疇說:“這裏的商業氣氛非常濃厚,商人們多是重利輕義,希望你能夠充分利用。另外我很快就會帶領大軍西行,這裏的一切就交給你了,你可以向袁崇煥大人要求移民,把你的族人遷移過來一半,可能事情就會好的多,希望你能辦好。”

哈拉巴哈道:“謝謝將軍提醒,哈拉巴哈一定會按照將軍的建議辦事。”

在後來哈拉巴哈還真就從伊犁河畔遷徙過來了近十萬族人,朱有孝也把哲布尊丹巴活佛和武當派的道人以及儒學大師黃道周派到這裏,並在安集延大建學校,傳授中華文明,儒、釋、道三教在這裏得到發揚光大,漸漸的驅逐了***教的勢力,使得安集延成為了將來的中亞文化中心,這是後話。

安排好了後路,洪承疇開始帶兵繼續西進,順著狹窄的山間平原到達了錫爾河邊,在這裏兵分兩路,一部分由李鴻基帶李過等二萬人奔向撒馬兒罕,那裏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通往古印度、伊朗和中國,曾經的帖木兒大帝在這裏建設了無數的建築,後來他的子孫也是從這裏開往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作為洪承疇是絕對不會放棄的,他知道李鴻基這個人的能力,所以才讓他帶兵前往,把這裏建成大明的前進基地。

安排好李鴻基前往撒馬兒罕,洪承疇則帶領郝永忠、劉宗敏和三萬人馬順著錫爾河奔向突厥斯坦城,在哪裏他將與劉芳亮、田見秀部會和,共同拿下這所哈薩克人的都城,徹底擊敗哈薩克人。

突厥斯坦城是哈薩克人南部城市。位於錫爾河下遊右岸平原。中亞最具價值的古城。曾為中亞的手工業和通商中心。建有軋棉、建築材料和飼料廠等。有古代陵墓等古跡。突厥斯坦是哈薩克汗國的首都所在地,市內有許多古跡建築。現在這裏做大汗的是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係的後人蘇丹克烈汗的後裔葉斯穆汗,他本人比較平庸,並沒有做出過太大的事跡,但是他的父親?塔武凱勒汗卻是一位了不起的汗王,就是他在位期間東征西討,打下了廣闊的領地,征服了四周的族群,還和葉爾羌汗國聯合,打敗了準葛爾部落,使其衰弱了幾十年。

洪承疇和劉芳亮幾乎是同時到達突厥斯坦城的,兩支部隊從東麵和南麵包圍了這個都城。葉斯穆汗怎麼也沒有想到本來是自己攻擊明軍去了,明軍卻來包圍了自己的都城,而且來的還是大量的軍隊,自己的軍隊都派出去了,這都城都快成了空城了,隻好一方麵加緊布防,一方麵通知大軍趕快來救援,至於等到等不到援兵,他自己心裏根本沒有底。

洪承疇很快就幫葉斯穆汗解決了這個問題,大軍圍住突厥斯坦城的第二天,明軍的迫擊炮就圍繞著城牆東邊和南邊開始轟炸,城裏也有火炮,但是那種火炮相對於明軍的迫擊炮來說,根本就是受虐,主要是射程不夠,明軍也不冒著炮火攻城,就把迫擊炮排起來,看到火炮發射,就衝著火炮發射的位置猛轟,直到把這一塊城牆炸塌,上百門迫擊炮對著一個地方猛炸,這裏又不是石頭城牆,肯定受不了。

三天以後,城牆已被炸得七零八落,火炮損失殆盡,不等洪承疇發動攻城,葉斯穆汗就派出了使者求和,洪承疇通過安集延的事情也不是那麼嗜殺了,告訴使者,求和是不可能的,我們要的是投降,否則攻破城之後就是屠城,無奈的葉斯穆汗隻好投降,並且寫下一封要求進攻明軍的軍隊投降的信件,讓洪承疇自己派人送去。

得到都城被攻破消息的哈薩克聯軍,早就亂了軍心,除了一部分懷有野心的部落首領領著部下向哈薩克西部的小玉茲逃跑以外,大部分的約十五萬士兵向明軍投降,西域的烽煙終於熄滅,大明又開始了在西域的大建設,準備接下來應對更強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