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毛文龍他們走到東薩彥嶺盡頭,到達了葉塞尼河河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小村莊,在這裏正發生著一場血腥的事件。一隻五百多人的哥薩克匪徒正在洗劫這個小村莊,小村莊裏隻有不到二百多人,男人和老人幾乎全部被殺死,六七十名女人被他們蹂躪,哭喊聲、叫罵聲和哥薩克人肆意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帶隊的向導看得兩目赤紅,轉回頭望向了毛文龍。
毛文龍看了看向導,明白了他的意思,直接抽出馬刀一揮,三千山地步騎營士兵就衝了上去。正在肆意尋歡的哥薩克匪徒見到居然有人趕來幹涉他們的好事,馬上丟掉身下的土著女人,騎上戰馬整隊迎擊,在他們看來這些人無非就是當地的土著青壯,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一定會不堪一擊。
毛文龍也是為了震懾這些哥薩克匪徒,也是為了在當地居民中樹立大明軍隊天下無敵的印象,也不讓士兵開槍、開炮,直接就進行騎兵戰最殘酷的對衝搏殺,他自信自己的部下肯定能夠全殲這些匪徒,就算傷亡大一點,也要打出大明的威風。
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個哥薩克騎兵可以戰勝兩個法國騎兵,兩個哥薩克騎兵可以戰勝三個法國騎兵,50個哥薩克騎兵隻能和50個法國騎兵作戰,100個法國騎兵卻可以戰勝150個哥薩克騎兵,甚至更多。這一點既形容了哥薩克騎兵的凶悍,也說明了他們缺乏團體作戰的精神。當然了,這些話毛文龍是不會聽說過,但是他卻知道朱有孝的練兵手冊裏講的,要以小團隊的作戰方式,保持對敵人的人數優勢,盡量減少士兵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
對麵衝鋒過來的是每行八人八騎的小團隊陣形,毛文龍沒有見過這種陣型,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威力,不管這種小陣威力多大,還是按老辦法射殺、劈殺,結果除了射中眼部和咽喉的立即死亡,其餘的卻被胸甲、麵甲擋住了,沒有造成太大傷害,在接下來的劈殺中,出現了意外情況,因為頓河馬和哥薩克騎兵都比較高大,力氣也大,明軍吃了大虧,不少明軍被震下馬來,還有一些士兵胳膊脫臼。好在明軍裝備的雪楓刀太好了,明軍士兵在招架的過程中把好多哥薩克匪兵的青銅刀格斷了,除非是軍官的刀比較好。再加上明軍有數量的優勢,在接下來的第三、四輪的碰撞中,哥薩克匪兵就死傷慘重了。前麵衝殺過後按照一般情況就要進行第二次整隊對殺,但是因為明軍的數量上占有巨大優勢,再加上好多哥薩克騎兵失去了武器,明軍就直接圈馬回來圍殺這些哥薩克殘兵,在這個比例懸殊的圍殺中,哥薩克匪兵就徹底陷入了絕境,小團隊配合作戰本來就是明軍的優勢,再加上人多勢眾,這五百哥薩克匪兵很快就被殲滅幹淨。
這場小規模的戰鬥結束的很快,哥薩克匪兵被殺幹淨,明軍傷亡二百多人,大多數都是輕傷,比如胳膊脫臼、被砍斷的青銅刀刺傷等,重傷死亡的不到五十人。這也讓毛文龍心疼的了不得,他還沒有遭受過這種比例的傷亡,尤其是在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好在明軍都帶著隨隊軍醫,那些簡單的外傷並不會造成什麼後遺症,這也是朱有孝大力開展中醫外科的結果,每一支部隊都配備一定數量的中醫外科醫生,戰場隨時救治傷兵,盡量減少死亡。
毛文龍行疼的了不得,但是隨隊的土著居民確實驚訝的了不得,他們清楚的知道,隻要有二、三十個色燈光的哥薩克匪兵,一個四、五百人的小村莊或者小部落就得逃跑,根本就抵擋不住,要是這五百哥薩克匪徒進入這一帶,整個附近的部落小村恐怕都得被糟蹋幹淨,而毛文龍的部下卻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這些匪徒全部殺淨,可想而知,毛文龍的部下戰鬥力有多麼的可怕,虧得現在已經和他們交上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