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的春夏之交,北京城裏出現了一個新鮮事,朗朗的天空中大白天出現了一隻孔明燈,不過和普通的孔明燈不一樣,這是一隻超大、巨大的孔明燈,而且在孔明燈下麵還有一個大籃子,籃子裏麵還有一個人,在眾人的注視中,這個特大號的孔明燈晃晃悠悠的飛過了北京城,然後就看不見了。
也有幾個非常好奇的紈絝騎著快馬從後,從後麵追趕,想看看到底是誰這麼牛逼,竟然能夠從天上飛過去,但是馬的速度無論如何是跟不上這隻孔明燈的速度,更何況還有房子了、胡同了之類的障礙,最後隻得含恨而去,弄得一肚子鬱悶。
在北京城的北郊,一片開闊的草地上,這隻孔明燈緩緩地落了下來,從籃子裏爬下來一個凍得渾身發抖的年輕小夥,大約有十七八歲,這個小夥是嘉興長洲人,自幼家貧,但是頗愛鑽習研究。天啟五年的大明技術學院入學考試,年僅十五歲的薄玨脫穎而出,原因是他手中的一個小風箏,一般人設計的的風箏都是一個大風箏,而薄玨拿出的一個五朵梅花的小風箏,這個風箏的製作需要極高的技巧,無論是材料的長短粗細、還是綁線的角度都需要精確的計算,隻有這樣才能放起來像是一朵盛開的梅花。
因為家裏貧窮,薄玨的文化分數並不高,隻能說勉強合格,但是在手算和心算方麵卻具有極高的天分,因此薄玨得到了好幾個老師的搶奪,那個老師不喜歡聰明的學生呢?此時甚至驚動了宋應星和朱靈,朱靈一看薄玨的風箏,二話不說,拉起就走,結果後腦勺挨了一巴掌,轉過臉來剛要發怒,馬上又變成了笑臉,因為打他的人是宋應星。
朱靈肯定是搶不過宋應星的,好在他和朱有孝的關係比較好,這樣一來,薄玨也獲得了特別的優待,在大明技術學院的所有課程中可以自由聽課,自己選擇課程,這樣一來薄玨就獲得了極好的機會聆聽自己喜歡的課程。宋應星在這裏上課的時間不多,但是薄玨每次都會認真的從頭聽到尾,可以說學到了良好的基本功,所以在徐光啟的弟子製作出天文望遠鏡的時候,薄玨就在此基礎上製造出了可以看到正麵圖像的軍用望遠鏡,然後這家夥還製造出了可以放大一千二百倍的顯微鏡,對好多學科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這讓宋應星極為高興,連朱有孝都賞賜了一千兩白銀。更讓宋應星高興的是這家夥研製出了萬向節,這可是一個劃時代的東西,因為朱有孝調集了大批的鍋駝機前往河南一帶幫助挖河修築堤壩,薄玨看到老百姓裝車挺費勁,就自己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挖掘機,於是順便就研製出了萬向節。對於這個新的發明,朱有孝特別的關心,因為收購廢品的時候,他曾經見過這東西,但是忘記了怎麼製作,結果被薄玨給研製出來了,薄玨現在不知道它的價值有多大,但是朱有孝卻是非常明白,他親自幫助薄玨注冊了專利證書,而且為此還撥款一萬兩銀子設立了一個萬向節工廠,為此宋應星的特鋼廠也專門送來了一大批特鋼進行實驗,當然了這些實際動手實驗的事情薄玨是不會幹的,都交給了宋應星的弟子們。
薄玨除了這些研究以外,還醉心於朱靈的蒸汽機實驗室。朱靈的腦子比較機靈,擺弄東西,蒸汽機的發明是他的一個最大的亮點,可是畢竟他沒有完整的學習過關於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屬於一個偶然的現象,對蒸汽機的改進工作進度緩慢,大部分的改進工作是由工廠的師傅們琢磨的。薄玨在這方麵和他不一樣,薄玨的良好天賦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尤其是在大明技術學院的係統讀書,使得他的基礎知識比較牢固,他看出了蒸汽機的不足,而且還想出了解決的辦法。再者就是宋應星他們免費給他提供了不少新的材料,這才使得他比朱靈更具有研究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