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玨首先選用了宋應星提供的優質鋼板,它的作用是可以增加鍋爐的壓力,製造了高壓鍋爐,使得鍋爐產生的水蒸氣壓力更大。其次薄玨還將汽缸的設計加以優化,他進行了一係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杆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朱靈蒸汽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這些都是劃時代的產物,使得薄玨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而這一係列的發明創造,讓大明的機械製造進入了一個新的動力時代,也讓蒸汽機從此進入普及的時代。
薄玨的一係列發明創造,引起了朱有孝的興趣,使得他能夠成為進入大明核心科學家的行列,能夠看到許多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最先進的東西,比如朱有孝的發電機。朱有孝將自己的半瓶子醋的電磁理論講述給薄玨聽,將自己的試驗做給薄玨看,薄玨雖然對這些理論無法理解,何況朱有孝自己就講的不太完整,但是這並沒有妨礙薄玨的興趣 ,有了這時實物以後,薄玨就對它在實驗室裏就行了一係列的進一步研究。許多後世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能見到,但是許多天然的東西還是比較容易找到,比如像磁鐵,這東西在磁鐵礦場還是非常容易找到的,一般的銅線純度不夠,但是在實驗室裏,這些高純度的銅線宋應星完全可以不惜代價的給他提供。
薄玨利用磨床將找來的天然磁鐵在磨床上打磨成規則的長條形,按照朱有孝提供的簡單的模型,費盡了千辛萬苦,無數次試驗,終於製造出了一台可以持續發電的直流電動機,雖然還是比較簡陋,但是在手搖或者腳踏動力的帶動下,完全可以持續的發電,而且電流還非常強勁。
按照朱有孝的方法,薄玨嚐試著用電流去電解水,製造氫氣和氧氣,結果實驗很糟糕,電流太強大了,他使用的容器太小,結果一開動發電機,收集氫氣的瓶子就倒了,薄玨剛開始不明白原因,還以為是他的助手不消息撞到的,經過幾次反複試驗,終於明白了原因,於是他便讓宋應星給他設法製造鋼瓶。
宋應星按照薄玨的意圖,利用鑄鋼的材料給他製造了幾個鋼瓶,而且還按照朱有孝的提醒,製造了幾個氣筒,氣筒是用來抽氣和加壓,這些東西在研製罐頭封口機的時候就出現了,現在製造高壓氣筒不容易,低壓力的問題不大,也是薄玨的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隨著橡膠草的出現,大明科學院的橡膠製品越來越多,薄玨自然就想到了用橡膠密封容器的方法,這種軟軟的具有很大彈性的橡膠非常適合做密封墊,隻不過現在的這些密封墊的壽命還比較短,宋應星的弟子們正在進行不停的實驗,加入各種各樣的材料,意圖延長使用壽命。薄玨使用的橡膠墊倒是不用時間耐用多長,關鍵是密封效果要好,這就能滿足試驗要求了,薄玨使用這些密封墊主要是用在幾個接口。
薄玨設計的這些收集氫氣、氧氣容器在後世看起來比較簡陋,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非常先進的東西,無論是銅管,還是鋼瓶,甚至頂上開口的玻璃瓶,這些東西在後世很常見,在這個時候很多都是專門製作的,所以說現在的試驗活動的費用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是在大明科學院,而是在自己家裏,這些實驗是無法完成的,尤其是材料,誰也無法湊齊。朱有孝為了培養更多的科學家和高級技工,就讓他們自己組建了許多科研團隊,薄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他的科學實驗之路,組建了屬於他自己的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