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劉綎(2 / 2)

如李信這般的聰明人,早就明白了朱有孝的做法。因此當他成為雲南的省長以後,紅娘子又是武將之一,為了避嫌,他就要求兵部大量向雲南的軍隊派出了軍事學院畢業的軍官,這些軍官的第一個去向就是紅娘子的軍隊,當形成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和劉綎的軍隊進行了互相交叉調配,然後就形成了一個整合後的新式軍隊,組建了正式的參謀部,劉綎的舊部和家將就被不斷稀釋,或者是上調進入軍校學習,對於這種情況,劉綎也是聰明的沒有發任何反彈。

劉綎是大明的武狀元,又是武將世家出身,本身對於大明的忠誠度就比較高,這是一個方麵。其次就是隨著新式武器的應用,軍隊的補給非常複雜,對於國家的依賴非常大,這是任何人自己都無法做到的,尤其是朱有孝建立的軍工企業,這些都掌握在朝廷手裏,以但發生叛變,叛軍就會徹底失去武器來源,沒有武器來源的軍隊,在強大的炮火麵前隻有覆滅這一條道路,這一點劉綎非常清楚。

在曆史上吳三桂叛變成功,跟他的軍隊以冷兵器為主有關,關寧鐵騎最主要的裝備就是鐵甲,這是一次性裝備就可以使用好長時間的裝備,至於戰馬隨時都可以馴養,人員隨時都可以增加,相對來說對大明朝廷或者是清朝的依靠不是非常大,所以他才敢叛變。但是像以火器為主的戚家軍,就算是後期被打壓的非常厲害,他們也是無法叛變的,因為他們的大炮和火槍隻能使用很多時間,炮彈和火藥的供給使他們自己無法解決的,張居正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敢武裝起來戚家軍的,而戚家軍最後的失敗也是跟大明朝廷最後的補給難以為據造成的。

李信到了雲南以後,通過紅娘子部下的一身作則,將劉綎、鄧子龍、趙睿的人馬互相交叉調動以後,將這支舊式的冷兵器軍隊徹底變成了新式的近現代的軍隊,基本上拋棄了冷兵器,主要以火炮和步槍為主,淘汰了老弱士兵,招募了部分新兵,在軍校學院的訓練下徹底脫胎變骨,變成了新式的軍隊,以基層士官為基礎形成了新的作戰方式。

劉綎、鄧子龍、趙睿他們也接受了軍事學院學員的新式作戰方式的培訓,再加上他們的經驗、閱曆,尤其是軍事思維的綜合,讓他們有能力繼續帶領新式軍隊作戰,但是想要舉兵各據一方是絕對不可能的了,充足的後勤補給,也讓他們不用再采取其他方式激勵手下的軍官、家將的忠誠度和作戰勇氣了。

現在李信已經徹底掌握了雲南的軍政大權,但是後勤補給這一塊,李信還是聰明的選擇了讓軍校畢業的軍官方儒國來掌握,這樣就完全的避免了受到部下慫恿從而生出叛亂的意圖,也避免了底下有人產生這種思維方式,李信自己也避免了任何嫌疑。李信之所以選擇方儒國,還是出於他的資料簡曆,此人四歲喪父,在母親的訓導下刻苦自學,此人至孝,聞名鄉裏,天啟元年的時候參加了大明的第一次考試,他選擇了大明官吏學校,隨後就進入軍事學院就讀,他學習的不是作戰專業,而是多數人不願選擇的後勤補給專業,這對於進入軍校學習,打算開疆拓土,立功建業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冷門的專業,方儒國就選擇了這個專業,可見此人非常沉穩,看到了軍隊的發展趨勢,那就是後勤補給對軍隊的作用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