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1 / 2)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是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在暹羅、寮國、洞吾、高棉等國。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人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的色彩。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應該說潑水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裏就會發生許多浪漫的事情,但是如果浪漫過頭了,就會發生不那麼浪漫的事情,甚至發生血腥的事情,劉綎就是在等待著這個不浪漫的事情發生,即便是它不自己發生,劉綎也會製造事端讓它發生,隻有這樣才能掩飾真正發生的事情。

風景秀麗的伊洛瓦底江畔,清涼誘人的曼德勒山腳下,到處都是狂歡的年輕人,一對對的年輕男女在盡情的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就在這美妙的時刻,開始出現不和諧的事情了,一對正在歡愛的年輕男女被人野蠻的分開,小夥子被幾個男人架開,衣衫不整的女伴身上換成了另一個小夥,還沉浸在歡愛中的女伴莫名其妙的迎合著,這讓小夥子如何忍受,於是便開始了激烈的打鬥。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地點不斷發生,被打倒的小夥子們開始召集他們的同伴,被施暴的女子也紛紛現自己的族人哭訴發生的羞人事件,混亂便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到處都是毆鬥的人群,好多管理城市的官員也被卷入其中,根本無法控製混亂的局麵,慢慢的阿瓦城裏到處都是打鬥的呼叫。

在洞吾的王宮裏,阿那畢隆也正在和他的女伴狂歡,這麼好的日子裏,阿那畢隆如何舍得放過,他根本就不用去搶人,各地的頭領門送來的美女都讓他享用不盡,雖然有些力不從心了,但是他還在努力的展示自己的雄壯身姿,女伴也是極力的迎合。就在這美妙的時刻,不合時宜的太監闖了進來,打斷了阿那畢隆的好事,整個阿瓦都混亂起來了,負責阿瓦城治安的官員不得不將事情彙報給阿那畢隆。

阿那畢隆正在歡愉的時候被人打斷,心中的怒火可不是一般的憤怒,立刻命令士兵們就地鎮壓,一切打鬥的人必須就地格殺。本來是歡快的節日,浪漫、美妙的阿瓦城迅速被血腥的味道掩蓋了,但是這些士兵在鎮壓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妙,好多打鬥的人群開始向他們衝擊,而且殺氣越來越濃。

因為桃色事件引發的混亂形成了暴亂,滿城都是殺聲,維持治安的士兵漸漸的被殺的退向了王宮,更多的不明真相的人群也想王宮湧來,士兵們隻好開始使用弓箭隔離湧來的人群,不斷有人們倒了下去,不過士兵們也有不少被射來的弓箭射死,抵抗的力量越來越少,混亂的人群終於衝擊到了王宮之內。

阿那畢隆在這個時候也終於明白了過來,立刻讓禁衛軍把守住內宮的大門,無數的弓弩便射向了亂哄哄的人群,大門口倒下了大片的屍體,蜂擁的人群開始大亂。就在這個時候,忽然間飛過來幾個黑乎乎的東西,這些東西落到了王宮的大門裏麵,發生了爆炸,接著就是大火燃燒,一下子就打亂了士兵們的陣腳,順勢的人群就衝進了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