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2 / 2)

冶煉工廠離開城市中心地帶,空出來的地方就可以進行合理的規劃,按照大明本土洛陽城、開封城的建城方式,結合這裏的地形,形成了這裏別具一格的城市環境,一年多的辛苦努力沒有白費,就造成了現在這個魅力無窮的小城,人口比原來增加了一倍有餘,達到了近二十多萬人口的規模。

雖仍然是武官出身,畢竟還是考中過秀才的人,李紹賢在大明官吏學校學習過,也在軍事學院呆過,因此他的管理水平還是非常高的。初步治理好新洛陽的環境衛生問題以後,他就把整個領地的治理放到了最優先的位置,他將所有城鎮的建設,都按照新洛陽的布局設計,再根據各個城鎮的實際地理、地勢,進行巧妙的搭配,盡量減少對於環境的汙染,避免發生新洛陽這樣的疾病發生。

為了盡快的實現新洛陽地區的的發展,李紹賢還從工匠隊伍裏安排一定的人數進行大明官吏學校那樣的短期培訓,還有就是從土著的印第安人裏麵招收大量的基層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得保證了足夠的村鎮管理人員,將整個新洛陽地區納入效率非常高的管理水平,真正的執行條理清晰的管理製度,無論是治安情況還是經濟發展都是非常迅速。

選擇一部分較小的船隻改裝成漁船,利用拖網捕魚,將收獲的魚類進行深加工,現在的大海裏還是原生態的,裏麵的資源無窮無盡,很簡單的就能滿足大批的人口食用,經過深加工的海魚新鮮美味可口,充分體現了大明飲食文化的內涵,再加上這裏的土地肥沃,玉米、小麥產量要比大明本土高得多,這就有了足夠的食物保證人們的吃飯問題,富裕了大量的勞動力,富餘的勞動力,就被大量的工廠招收,生產製造出大批的工業產品,還有大量的礦石,在這裏無法進行深加工的礦石都儲備起來,包括海量的銅礦石、硝石等,這些將來都要運回國內,鐵礦石則在這裏直接冶煉。還真是不錯,這些工匠裏麵有不少人懂得煉鋼,在這裏建成了一個小型的煉鋼廠,製造加農炮的鋼鐵煉製不出來,但是製造小迫擊炮的鋼材和簡單的擊發槍鋼材還是可以的,至於生產的農具生活用品,這些都不在話下。

經過大明技術學校培養的技工還是不簡單的,各種技藝的工匠都有,除了一些工廠的工匠以外,製作日常家具的工匠在這裏更是發揮了他們的特長,像什麼桌椅板凳等木器製品,利用木工機床可以迅速的製造一大批家具,比起是由人工的手鋸、刨子、鑿具要快得多,這些都極大的滿足了城鄉人口的使用,先進的鐵製刀具、牛耕鐵犁、鐵鍁、鐮刀等,這些都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得這些商品不但滿足了附近農民、農場的需要,更是遠銷到大山以東。

在沿海一帶得到極大的發展以後,向迪勒拉山脈以東的發展就成了必然的可能,李紹賢訓練的印第安人士兵現在對他統治的忠誠度非常高,伴隨著商品的路線,新洛陽的軍隊也開始向南美大陸深處拓展,這些地方的歐洲人進入的還不是太多,隻是簡單的將他們清理出去,更多的是本地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看到李紹賢的軍隊的到來,這些人並沒有產生一點恐懼心理,而是非常合作的加入到了新洛陽的管理體係,誰不願意生活得更好呢,就是新洛陽地區的新式生產工具就征服了他們,更不要說那些手持擊發槍的士兵了。因此李紹賢在南美內陸的發展比在沿海一帶發展的更順利,為了保證這些土著人的生活穩定,士兵們就開始幫助這些土著人建設固定的居住地點,有了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就沒有人再四處漂泊了,逐步的就形成了一個個村落,部落就變成了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