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2 / 2)

由於陳青雲部落的膚色和當地土著部落的區別不大,向他們歸附的部落大多數選擇了大名王國,這樣一來,大名王國就成了非洲東部勢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朱常浩不需要太多的土著部落加入,近十萬的移民已經可以保證他的勢力範圍不會受到威脅,他在開拓的過程中,也沒有直接出動士兵,而是協助陳青雲的大名王國搞好了後勤物資補給。

陳青雲大名王國的土著們大多數比較懶惰,他們習慣了懶散的生活習慣,對於從事農田耕種這樣的事情很不習慣,至於被販賣到美洲的那些黑奴,他們都是在皮鞭下被迫勞作的。陳青雲不願意采取武力強製他們去勞作,遷徙過來的大明本土農民正好代替了這些工作。當然了,這些遷徙過來的農民都帶有大批的、先進的農業機械,大明本土製造的各種鍋駝機為動力的農業機械的耕作效率還是不錯的,利用這些農業機械的效率,要比使用當地黑人的勞作效率高上幾十倍不已,這就徹底保證了這一片地方的糧食供給。

解決了生存所必須得糧食問題,陳青雲就有了大批的青壯年人口組建軍隊,再加上從大明運輸過來的大批先進武器,大名王國的軍隊在這裏幾乎是沒有可以抵擋的對手,四處的擴張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多少太大的阻力,這才取得了整個坦桑的控製權。

在控製了這裏以後,陳青雲才意識到如果僅僅依靠朱常浩的糧食供給肯定是不行的,何況他也不可能一直無限製的擴張下去,就向朱常浩、朱常潤兄弟倆請教如何進行接下來的發展問題。這老哥倆也是心裏明白不可能這樣一直供應大名王國的糧食需求,必須讓他們自己擁有養活自己的獨立能力,於是三個人就商量了一個治理大名王國的方案來。

成年的土著黑人肯定是無法進行改造的,他們已經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隻有從下一代的孩子們身上下手,才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按照三人商議的結果,在大名王國的範圍內建立大批的固定村莊,就像在大明本土那樣的村落一樣,然後就是建立大量的學校,向他們傳授簡單的書寫、計算,將大明的文化向這些好孩子頭腦裏灌輸,為了盡量避免這些孩子受到家裏大人的不良習慣,這些學校都采取封閉管理的模式。學校裏管吃、管住,一切都是免費的,隻有每半月這些孩子才可以回家和他們的父母團聚一天。

在這些學校裏,采取的是軍事管理的模式,嚴格的紀律才能讓這些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無論是個人衛生、農田勞動、大明的餐飲習慣等,這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須要安找規定的方式去做,並且要求他們回到家裏的時候,也要保持這種習慣。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改造方法,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家裏的大人們開始適應他們,畢竟所有的父母都是最心疼自己的子女。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們遠離了各寄生蟲類,各種傳染性疾病不再是孩子們的死亡殺手,孩子們的死亡率降低到了最低水平。可口飯菜、良好的飲食習慣、豐盛的營養搭配,讓孩子們生活得更加健康、強壯。就這麼簡單的兩點,就讓土著的黑人成年人接受了陳青雲的改造工作,為以後這裏成為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為黑人世界裏的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