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2 / 2)

按照花拉孜米的說法,現在的許多汗國都是金帳汗國的分支,他的目的就是穿針引線,企圖將這些汗國再次聯合起來,目的就是想恢複金帳汗國往日的榮耀,甚至他所經商賺錢的目的也是這樣,就像是後世的滿清貴族破產後,他們的包衣奴才仍然堅持供養他們的主子一樣心甘情願。

楊林聽完花拉孜米的故事以後,結合自己的目的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然後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向孫傳庭做了回報。既然在這裏有花拉孜米一樣的人存在,那麼我們是否考慮換一種思維方式呢?我們可以是否可以資助向花拉孜米這樣的人,通過他們將一些目前還存在的小汗國聯合起來,讓他們作為我們的屏障,或者說幫手,代替我們擋住沙俄的步伐呢?

楊林自己沒有什麼決策的權利,他的任務隻是收集情報,但是可以向孫傳庭他們表達一些自己的主張,至於怎麼決策,這是上層領導的權利。得到楊林的情報信息,孫傳庭自然非常重視,他自己也無法對這樣的事情做出決斷,於是便將這個事情進行了研究。

為了更好的做出決策,孫傳庭便和袁崇煥、盧象升、洪承疇幾人聯係了一下。在這些人裏麵,不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的話,就屬袁崇煥的資格最老。傳統的思想是論資排輩,就算是朱有孝將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他們的地位提拔的和袁崇煥一樣高,這幾個人對於袁崇煥還是非常尊敬的。尤其是袁崇煥在他管理的地方經營的非常好,為更西邊的幾位將領提供了非常堅實的物資基礎,這幾位將領便將袁崇煥當作他們的老大哥,為了大明邊境的安全,他們就坐到了一起研究這個戰略性的問題,以便為皇帝陛下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建議。

現在的袁崇煥可不想曆史上掌握大權的袁崇煥,在東北可以毫無顧忌的幹掉毛文龍。開始西進的時候,朱有孝給了他很大的權力,但是還受袁應泰的製約,不可能獨斷專行,其次就是分兵以後,盧象升、洪承疇基本上都是獨自領兵,他的手下隻有李鴻基這樣的新兵蛋子將領,非常聽他的話,讓他如臂使指,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袁崇煥非常明白,無論是孫傳庭、洪承疇還是盧象升,這些人的能力並不在他以下,尤其是看到朱有孝不斷的破格提拔這幾個人,更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在軍事戰略、戰術上這幾個人和他的水平相近,甚至還要比他更高,不過這幾個人缺乏的還有曆練,那是歲月賦予的東西,唯有時間才能解決。

其實袁崇煥比這幾位將領還有一個更加擅長的地方,那就是袁崇煥曾經有過地方官員的閱曆,這些地方上的閱曆讓他對於地方的管理水平比其他三人高出很多。萬曆四十七年,袁崇煥中式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任福建邵武知縣。袁崇煥在邵武知縣任上的重要事跡,流傳下來的主要有三件:第一,救民水火。《邵武府誌》記載:袁崇煥“素(qiáo)捷有力,嚐出救火,著靴上牆屋,如履平地”。第二,處理冤獄。《邵武府誌》記載“明決有膽略,盡心民事,冤抑無不伸”。第三,聚會奎英,袁崇煥企盼做一番大事業,就要聯絡、組織誌同道合者,為共同理想而奮鬥。聰明如袁崇煥這樣的人,自然會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因此,當孫傳庭將他的意思告訴袁崇煥以後,袁崇煥很快的就將盧象升、洪承疇召集過來,為了更好的研究,更廣泛的聽取意見,爽當就連李鴻基、小帖木兒汗一起召集過來,共同商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