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自稱韃靼人的商人叫做花拉孜米,他的祖輩是喀山汗國的高官,世代為喀山汗國服務,在喀山汗國滅亡以後,他的祖父被殺,至於為什麼他的祖輩們一直效力於喀山汗國,很簡單,他的家族祖先是成吉思汗的貼身護衛,後來歸屬為金帳汗國的建立者術赤的第二個兒子拔都。
花拉孜米接下來便講述了金帳汗國的故事,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克普恰克汗國、術赤兀魯思。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 以突厥民族為主,是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國家,因占統治地位的蒙古人人數很少,所以不久當地蒙古完全突厥化。 由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第二子拔都結束西征建立了東起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境內居民成分複雜,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時,欽察汗國拔都係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而後俄羅斯開始崛起,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影響力。
伊斯蘭教是金帳汗國的主要宗教,金帳汗國汗國是個軍事和行政聯合體,缺乏內在的經濟聯係。國家向被征服的各族農民、牧民和手工業者征收繁重的租稅和差役。土地和牲畜大多為蒙古貴族占有。
烏茲別克汗統治時期國勢最盛。隨著封建關係的發展,貴族力量的增強和戰爭的頻繁,中央政權日益削弱。各族人民反抗蒙古統治的鬥爭,動搖了汗國的基礎。後來在庫利科夫戰役中羅斯聯軍取得勝利,使金帳汗國更加衰敗。後又敗給帖木兒帝國,國力損失殆盡。一百多年前,金帳汗國因內訌,解體為喀山汗國、諾蓋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裏木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國家,而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於幾十年前被俄國吞並。
金帳汗國治下的人民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混合,汗國逐漸突厥化而喪失了蒙古文化的特性,不過拔都率領的蒙古戰士後裔始終是社會的上層階級,這些蒙古人包括山隻斤、許兀慎、弘吉剌、乞顏。行政文書使用回鶻文與察合台文,外交文書用蒙古文,語言是使用欽察語為語言。政治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和突厥人,而花拉孜米就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後裔,自稱為韃靼人是為了掩護自己家族的身份。
聽了花拉孜米的講述,楊林再次明白了為什麼大明皇帝朱有孝陛下始終在強調的文化教育,不但大明所有的孩子都必須接受傳統的義務教育,而且所有大明軍隊到達的地方都在傳播大明文化,這才是真正的前年大計,隻要文化傳承不斷,任何軍事的占領都是過眼煙雲,就像蒙古人占據大宋的江山以後,逐漸的被漢人所同化,最終被漢文化所隱沒。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這個地方,可憐的蒙古人打下了大片的花花江山,最終是為人做嫁衣,最終還是失去了自己。
花拉孜米僅僅是講述了這個故事的一些片段,他不可能講述整個蒙古大軍西征的曆史,這些口口相傳的東西並不可靠,最終遺漏的更多。但是他的家族是黃金家族的忠心護衛,相當於黃金家族豢養起來的死士,忠心於主人,捍衛主人的尊嚴,終生要為金帳汗國的複興而奮鬥,花拉孜米也擺脫不了這個命運。
像花拉孜米這樣的家族還有很多,就算在後世,在廣袤的蒙古大草原上,還有成吉思汗的守墓人,這些家族守衛了成吉思汗墓數百年,讓人非常尊敬,但僅僅是尊敬而已,他們仍然無法擺脫最後的消亡,他們的思維方式不足以匹配他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