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奧斯曼帝國西線戰事(2 / 2)

麵對匈牙利王國的搗亂,通過朱常潤的關係,穆拉德四世再次向大順侯國的李鴻基遞出了橄欖枝,將第聶伯河河口至順河城,第聶伯河右岸的土地以契約的形式交給了李鴻基,讓李鴻基的大順侯國可以名正言順的接受了原來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作為交換的是李鴻基需要牽製沙俄帝國的勢力,而且還需要支付給奧斯曼帝國五百門輕型迫擊炮。

李鴻基也接到了朱有孝的旨意,盡可能在保證自己的安全下給予奧斯曼帝國幫助,讓他們成為抵禦歐洲人的前沿,而且也讓洪承疇給李鴻基送來了大量的武器,讓他用船直接運送到卡吉貝伊港口,用來武裝駐紮在瓦拉幾亞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他們要從瓦拉幾亞直接出兵對匈牙利王國展開戰爭。

十萬奧斯曼帝國士兵通過簡單的訓練,將從李鴻基那裏得到的武器裝備起來,除了五百門輕型迫擊炮以外,還有五萬支擊發槍,迫擊炮是送給奧斯曼帝國的,五個個基數的炮彈也是免費的,但是五萬支擊發槍不是白送的,李鴻基也在這筆生意中賺到了不少錢。這五萬支擊發槍完全可以壓製住匈牙利軍隊的燧發槍,無論是射擊距離還是射擊速度,都可以完勝燧發槍,而且更好的是不怕下雨天氣,可以全天候作戰。

用擊發槍和輕型迫擊炮裝備起來的奧斯曼軍隊戰力猛增,畢竟這些軍隊也是和沙俄帝國長時間作戰過的老兵,用上新式武器以後,肯定如虎添翼。他們越過瓦拉幾亞王國,直奔布達佩斯而去,現在的布達佩斯還算是兩座城市,以前被奧斯曼帝國曾經攻破過,後來被哈布斯堡王朝奪了過去。

十萬大軍洶湧而來,屢遭戰爭摧殘的布達佩斯還沒有修建好城牆,根本無法阻擋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倉惶間逃向了維也納。正好在塞爾維亞王國的哈立德家族的老族長哈立德帶著軍隊還沒有返回,於是雙方合二為一,將維也納城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有著非常強大的勢力,他們曾經統治過許多國家,在奧斯曼帝國圍困維也納之後,他們一方麵在維也納組織抵抗,一方麵號召自己的同宗勢力前來支援,像波希米亞人、撒克遜人、土瓦本人,巴伐利亞人,甚至波蘭人也都來幫助守城。

龐大的軍隊數量很快就超過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數量,這樣多的軍隊數量幾乎讓圍困維也納的奧斯曼帝國軍隊總督失去信心。如果是攻城作戰,對方有這麼多軍隊,作為守方也有情可原,但是現在是自己攻城,城裏麵的人不多,但是外麵的人多啊?維也納三麵有城牆,最西麵有護城河天然屏障,過橋在土耳其軍隊來之前已經拆毀,就算是短時間內憑著強大的炮火突進城內又怎麼樣,還得被外麵成倍的軍隊圍困,一時間總督就想撤軍算了。

哈立德酋長這個時候出現了,長時間的在鳳陽王國遊蕩,他對冒辟疆的軍事才華非常佩服,閑著沒事就向冒辟疆學習軍事知識,包括觀看冒辟疆的軍事訓練。這其中就有一次是冒辟疆在軍事演習中使用對付數量眾多的沙俄帝國的經典戰役手段,當時是在無名小鎮毛文龍的輕型迫擊炮用騎兵衝陣,一舉擊潰沙俄帝國軍隊,這成了大明軍事學院的教材科目。

哈立德酋長通過老族長向總督提出了這個戰術,總督看著哈立德酋長眼睛發直,難道這小炮還可以放到馬背上,怎麼覺得有些不靠譜,要是戰馬受驚,自己先亂起來,那豈不是一塌糊塗了?但是自己還有更高明的戰術方法嗎?無論怎麼樣,反正自己是沒有把握打贏這場戰役了,何不讓這家夥試試呢,成功了那是自己的功勞,失敗了那就算自己使人不明,罪責就可以減輕一些,賭一把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