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二) 錢謙益的(1 / 2)

錢謙益的話仿佛讓商人們吃了定心丸,大家紛紛表示願意參與提價收購糧食的行動,他們認為錢謙益是官府出來的,他的信息肯定準確。有一種說法叫做“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更何況錢謙益是一位進士老爺,而且做過京官,他的信譽應該是有保障的,誰要是再有疑問,大家一定會把他當傻子。

這個時候張敷有加了一把火,他說道:“自從大明開國以來,我們蘇州、無錫的稅賦最重,我們的錢財都到哪裏去了?還不是被官府拿去補貼北方那些窮鬼了,現在他們好過了,口袋裏也有錢了,我們自然要把屬於我們的那些錢賺回來。大家也不要擔心錢不夠用的問題,我已經聯係好了江浙銀行的幾位股東,他們答應以最優惠的利息借給大家銀子,希望大家能夠多賺錢,大膽賺錢!”

當牛金星派出商隊去海外購糧,安排好諸般事情,來到蘇州的時候,劉老財向他大訴苦水,目前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嘉興等州府的糧價已經上漲了兩倍,市民們已經怨聲載道,為什麼我們這裏沒有受災,糧價反倒要比北方的還貴?

牛金星笑道:“別著急,老財,我估計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糧食價格還得往上漲。這樣吧,我們一邊按照市場價格低一個銅錢收購糧食,一邊以原來價格向外銷售米麵,但是記住一定要限量,在我們所有的糧店裏都要貼出告示,每人限購兩天的米麵,而且還要有四鄰互相擔保,必須是沒有土地的城裏居民才可以享受這個待遇,這是我們大明皇家商行對支持我們的客戶回饋,希望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友誼。”

劉老財很納悶的看著牛金星,他搞不明白這大掌櫃的到底是在搞什麼鬼,幹嘛要做賠錢的買賣,但是看著牛金星那神鬼莫測的笑容,不敢問原因,下去執行命令就好了,反正又不是賠的他自己的錢。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城裏的普通百姓開始感到日子難過了,白米白麵每天都在漲價,糧油店裏的人開始排隊,在江浙地區範圍內,糧價飛速上漲,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謠言在四處傳播。

加入高價收購糧食的商人們看到糧價不斷上漲,心裏都是美滋滋的,沒有加入進去的商人也不甘心,他們開始派人到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去收購糧食,大量的糧食開始向江浙地區流入,而且價格還在不斷上漲,貪婪的商人們開始向銀行貸款。因為江浙銀行是在錢莊的基礎上聯合成立的,因此各地分行的自主權非常大,他們可以互相拆借,隻不過需要付利息。

當人們瘋狂的時候,都會失去理智,尤其是張敷的複社,在這個時候又開始議論國事了,他們首先提出的是科舉考試製度,提出現在的官府不作為,任由市場物價飛漲,還說是因為現在由於稅賦過高,因此造成了物價飛漲,如果免除了稅賦,肯定會讓物價降低下來,等等一切因素指向了現行的官吏規則,要求恢複原來的一切製度,號稱複古。

與此相呼應,錢謙益也在東林書院演講,大肆議論現在的各項製度,號召所有的讀書人上書京都,要求皇帝聆聽天下讀書人的意見,恢複科舉製度,要求以讀書人為本,聲張勞心者治人,並且恢複免去讀書人的各項稅費,一時間江浙地區聲勢浩大的書信飛往京城,就連在京城的江浙籍官員都開始蠢蠢欲動,打算聯合言官勸誡皇上。

就在這些人鬧得雞飛狗跳的時候,蘇州、無錫等地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所有店鋪開始平價售糧,在牛金星的安排下,幾乎是一夜之間,所有的和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有聯係的糧店都開始這樣做。

焦頭爛額的江浙巡撫正在考慮如何安撫城裏的市民時,被這個意外的消息驚動了,他連忙趕往離衙門最近的地方去查看,這事確實是真的,但是店裏的活計們隻是幹活,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讓巡撫非常納悶,到底這江浙地區出了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