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2 / 2)

這是糧商囤積糧食大大概情況,而參與到這次囤積糧食的商人更是非常多,幾乎各個城裏的大糧食商人都在參與,甚至一些原來沒有經營糧食的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就算是租借倉庫,也囤積了大量的糧食,看起來人們的貪婪程度是無窮盡的,正常的商業道德都淪喪了。

除了普通的商人以外,參與數量更多的是普通的城鄉居民,他們除了將自己的口糧倒來出售,更加嚴重的是將大部分的家裏用不到的閑錢存到了江浙銀行,又來獲取這次這段時間特殊儲蓄的高額利息。僅僅這些還算是可以理解,讓人最難忍受接受的是大量的人群參與到了非法集資,原本就存在的高利貸商人采用高息吸儲的方式,將巨量的現金高息吸儲到手中,畢竟這一段時間以來,普通老百姓手裏有大量的閑錢參與這場糧食風波,高利貸者將這些閑錢再帶給糧商,讓他們囤積了更多的糧食,而且這些資金的成本就會更高,讓他們更加瘋狂,希望獲得更多的利潤。

楊漣被這些人的行為徹底激怒了,市場上的整個流通機製徹底被這次的糧食風波給攪和亂了,失去了正常的運行規律,變得異常瘋狂,道德底線無限降低,人心徹底被金錢汙染。

壓製住心裏的怒火,楊漣再次召集江浙銀行的大股東們,包括江浙銀行的所有監事,看看他們對於銀行的資金情況是一個什麼樣的危險程度,他們是否了解在這次糧食風波中的資金運營情況了解。

江浙銀行的大股東和監事會的商人們戰戰兢兢的來到了楊漣的官邸,他們的心裏現在是冰涼冰涼的,就算是楊漣不找他們來了解情況,他們也會在調查清楚情況的第一時間找楊漣彙報,他們自己都覺得這次的事情大條了,江浙銀行估計是很難保住了,因為糧商們捅的漏子太大了,就算是親戚朋友也很難幫到他們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去填這個大窟窿。

江浙銀行的股本股本本來隻有六百萬兩銀子,經過這些年的不斷發展,再加上朱有孝鼓勵製造,鼓勵出口海外經營,江浙銀行的股本也飛速的擴張,雖然他們不想騰龍銀行擴張的速度那樣誇張,但是經過幾次股本發行和原始股東認購,現在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六千萬兩銀子的規模,相當於擴張了十倍,而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是自有資金的十倍倍,達到了六億兩白銀,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經營業績。

可是當他們看到現在那些糧商囤積糧食的成本時,就徹底傻眼了,一億擔的糧食囤積規模,最少需要的資金就是五億兩白銀,占到了整個江浙銀行資金規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按照目前糧食的價格,這些囤積的糧食僅僅可以買到一億八千萬兩白銀,還有三億多的虧空需要他們想法彌補。

也虧得實行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模式,就算是銀行破產了,他們也隻需要把自己的投入部分賠進去,不需要再從自己家裏往裏填,但是在商業信譽上就徹底失去了再次東山再起的基礎,徹底淡出了大明銀行的行列,再想利用大量資金開展商業活動的希望就沒有了,這才是真正要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