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2 / 2)

被綁架的銀行信貸掌櫃眼看無法持續下去,超額發行債券和空頭承兌越來越多,需要兌現的金額越來越大,承兌期限更是迫在眉睫,他們隻好從別的商業銀行進行拆解。最大的商業銀行是騰龍銀行,但是牛金星早就給他們打過招呼,根本接不到一錢銀子,隻好從別的地方銀行拆借,拆借的額度都另他們自己心驚,沒有辦法啊,他們的壓力太大了。

在這些地方商業銀行中,和江浙銀行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泉州銀行和廣州商業銀行,而且他們的實力也很強,所以拆借的資金也是最多,山陝銀行雖然資金也是非常雄厚,但是保守習慣讓他們敢於拆借的額度有限,最終他們收到的損失也是最小。

當朱有孝下令讓楊漣開始增加央行準備金的比例時,市場開始緊縮,貨幣資金開始緊張,尤其是在江浙銀行的儲蓄所門口開始出現擠兌現象時,各地的商業銀行終於第一次見識到金融控製的威力,意識到這可不是以前各地錢莊各自為政,可以為所欲為的時代了,錢莊破產涉及到的範圍有限,而銀行破產則會讓一個地方的企業永遠失去競爭力。

無論是泉州銀行還是廣州銀行都開始向江浙銀行尋求已經到期或者是將要到期的票據,龐大的壓力讓江浙銀行的管理階層是在想不出什麼應對的辦法,在江浙銀行臨時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銀行的管理層向所有的大股東彙報了將要麵臨的窘局,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保證銀行可以繼續經營下去。

口號喊得再響也沒有作用,關鍵是這需要股東們從家裏拿出真金白銀來填這個窟窿,股東們都是傻子嗎?顯然不是傻子,他們就要求將銀行經營的情況做出星係的說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惡劣的情況,監事會是幹什麼吃的?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的苗頭時不予以製止。但是這些都是馬後炮,就算是罷免了現在的管理層和監事會,對於銀行的窘迫狀況也無補。

楊漣將自己的手下調查的情況向江浙銀行提出谘詢,要求予以解釋。而江浙銀行的董事會和管理層也隻好將如實向楊漣作了彙報,請求楊漣想法做出營救,盡量避免江浙銀行破產倒閉,至於他們這些股東,凡是參與囤積糧食的股東,自然會將他們的全部財產進行賠付,不僅僅限於他們向銀行出具的資金,而沒有參與這件事的股東,也願意做出一定的補償,前提是能夠保住江浙銀行不要破產。

看著這些人的嘴臉,楊漣真想打他們一頓解氣,然後再將江浙銀行破產,但是這樣一來,央行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別的不說,就算是中小儲戶的賠付最起碼也得一億兩白銀,這要是讓戶部無辜拿出這麼多資金,或者是央行的準備金拿出一億白銀,衙門裏的人會把自己也送進監獄,自己失職啊!

再想想皇帝給自己的那條聖旨,看看那三個字“債轉股”,頓時楊漣終於明白了皇帝的真正的意思,不是讓他去找牛金星想辦法,從牛金星那裏獲得幫助,而是早就給自己指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無論是泉州銀行、廣州商人銀行,還是保守謹慎的山陝銀行,他們都掌握著江浙銀行的大量債務或者是債券、承兌彙票,將這些都算作債務,然後再和江浙銀行的股東們談判,自己就做一個中間人好了,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究竟該怎麼去處理這個問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