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為員工塑造服從的環境(1 / 2)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某一家大公司裏,所有分公司老總正在召開會議,該總公司的總裁還有各位領導人都表示,公司的生產力似乎呈不穩定狀態,人才流失也頗為嚴重應該共同商討對策進行整頓。在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斡旋後,終於得出了滿意的結論。每一個與會者在離席時,對結論都充滿信心。當會議圓滿結束後,有一位分公司老總回到了分公司後傳達了這樣的信息:“我剛從總公司那裏回來,真搞不懂總公司到底要‘我們’怎麼做?根本就沒法執行。”

總公司領導雄心勃勃的結論在下屬眼裏不知道如何去服從,他們的結症在哪裏呢?我想這家公司正在患一種“代名詞綜合症”而所有的經理人都是病菌攜帶者。他們使用他們的一套“語言”講話,“他們”的世界中沒有將員工列入其中,無形中為管理階層劃分了界限。而這樣做的後果是造成了管理階層與廣大員工的隔膜與疏離。這種無形的鴻溝一旦形成,領導人員的威信也就成了“皇帝的新裝”。

那麼領導們應該如何來解決呢?

1、學會扮演鯰魚的角色

作為領導人的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在某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你心情愉悅的踏入辦公室的時候,原來歡聲笑語的辦公室突然鴉雀無聲,職員的臉色都裝模做樣的不自然,這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你可聽過這樣的例子:這是一個發生在漁村裏的故事。

漁民們在湖裏捕到魚後,他們先將這些魚裝在養魚槽中,然後分載於A、B、C三輛卡車裏,載到數裏外的市鎮去賣。在前往市鎮的途中,前兩輛車裏幾乎所有的魚都窒息死掉了。但不知為什麼,在C車中,魚卻還活生生地遊來遊去,所以C車的魚賣得最好。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A、B車的司機心存疑惑,於是就偷偷地跑去看C車的養魚槽。仔細一瞧,原來那裏每個魚槽中都放著一條鯰魚。

在養魚槽裏放鯰魚,可讓C車的魚保持活力抵達市鎮。為什麼會如此呢?

原來鯰魚是一種精力旺盛的動物,它們一刻也不肯安寧。在魚槽裏放進一條鯰魚,就可以讓其他的魚跟著鯰魚一起翻騰,這樣所有的魚都可以保持活力,不會窒息而死。

這種現象稱為“鯰魚效應”。

公司領導人員就應該像魚槽裏的鯰魚,他必須給團隊帶來活躍、緊張的氣氛,避免使屬下都變得死氣沉沉。那他們怎麼會服從與忠誠?

人類都是感情豐富的動物。經常的時候,人難免會陷入苦惱之中,這時候不妨與屬下聊一聊,進行有意義的心理溝通,讓屬下知道明白上司也有不為人所知的脆弱一麵,從而達到彼此交心的目的。偶爾表露自己的心事,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