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讓溝通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1 / 2)

“一切為了溝通”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用在這裏,是因為溝通是公司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重要方式,也是員工服從公司的基礎。

當美國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韋恩·卡洛韋在談到百事可樂公司的產品何以在國際市場上經久不衰的秘訣時,他十分肯定地回答了一個“人”字。他不僅製定了優勝劣汰的用人原則,而且還親自製定了各類人員的能力標準,每人至少有一次與部下進行雙向溝通,這樣的靈活溝通使整個企業走向了成功。

其實,隻要想一想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相互交流、心靈真正溝通,社會將會怎樣,就不難想象溝通對一個公司意味著什麼。實際上,對公司而言,溝通意味著交流,交流意味著理解,理解意味著支持(支持包括智力支持、物資支持、行動支持等等),這些加在一起意味著力量,意味著創造,意味著發展,當然,也就意味著更大的贏利——雙方的贏利。

在日本的眾多公司中鬆下公司多年來始終蒸蒸日上,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其中,董事長鬆下幸之助善於與員工溝通,尤其善於聽員工的話、采納他們的建議——不管是好的建議還是普通的發牢騷。鬆下幸之助經常問他的下屬,“說說看,你對這件事是怎麼考慮的。”“要是你來做,你會怎麼辦?”一些年輕的管理人員,開始並不願意怎麼說,但當他們發現,董事長是發自內心地尊重自己,認真地傾聽自己的講話,而且常常拿筆記下自己的建議時,他們就開始認真發表自己的見解了。而這些見解對公司的成長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由於聽的人既顯示了對說話人的尊重,毫不馬虎地專注地聽,回答的人就會十分認真地暢所欲言。這是一場比認真的競賽,是每位領導者必須掌握的秘訣,對所有的人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鬆下幸之助一有時間就要到基層工廠去轉,一方麵便於發現問題,另一方麵有利於聽取一線工人的意見和建議——而他認為後一點更為重要。當工人向他反映意見時,他總是認真傾聽。也不管自己有多忙,他總是不厭其煩認真地傾聽,不住地點頭,不時地對讚成的意見表示肯定。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管誰的話,總有一兩句是正確可取的。”在鬆下的頭腦裏,從來沒有“人微言輕”的觀念,他可以認真地傾聽哪怕是最底層人的正確意見,但他卻非常痛恨別人對他阿諛奉承。一旦有這種情況發生,哪怕對方的地位有多高或和他差不多,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批駁,說:“你真是這樣想的嗎?你也是領導,說這樣的話合適嗎?”如此直言的話,也許別人當時可能會覺得難受,但以後反而會更尊重鬆下的為人,並且從此對鬆下有什麼說什麼,直言不諱不再說些應景的廢話。這無論是對鬆下還是對別人,以及對於公司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鬆下公司因董事長的善於交流,而整個公司所有成員都獲益匪淺。

無獨有偶,另一家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是從上下的良好溝通中獲得巨大利益,這就是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80年代初期,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以及日本汽車的湧入,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出現了60年來的第一次重大虧損,損失金額高達7.8億美元。為挽救危機,公司最高領導層進行了變動。新上任的總經理,在巨大虧損的重壓下,不得不采取了大規模裁員以及大規模削減財政預算的方法,來減少成本,加大企業的競爭力。結果導致了普遍的不滿和強烈的批評。不但沒有出現公司因減少成本而帶來應有的競爭力,反而發現,由於工人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而且對公司本身失去信心,公司的生產、銷售、研製、創新等活動都受到了大大的影響。於是他明白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挽救危機,必須從體製上、觀念上、組織上進行全麵改革。重視人才讓他們發揮巨大威力。這以後,在他的主持下,公司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最顯而易見而且最根本的變化就是公司上層對員工態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