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是一句空話,它的本質還是——服從,但隻有主動自信地服從才會真正獲得職場中的成功。
為什麼自信主動才能成功?因為唯有自信主動意識才能使人重視、發揮和強化人的主體性與能動性。但根本和核心並不等於整體結構。自信主動意識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那麼,成功心理的整體結構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呢?
就心理態度本身來講,基本上有三種要素,即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
服從不是被動機械地去適應,而是積極自信地去爭取。學會“相信”。相信自己企業的產品;相信你所在的公司;相信你的同事和助手;相信你的老板;相信某些商業方式會讓你受益;相信生產者、創造者、製造者、銷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們。相信真理創造價值;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相信成功的關鍵並不僅是賺錢,而是創造價值;
相信陽光、空氣、牛奶、蘋果醬、和書;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請始終記住,語言裏最偉大的詞彙就是“自信”。相信工作的雙手、思考的大腦和愛的心靈。
最大限度地發掘企業的人力資源,是每個老板的願望,而能否做到這一點又是企業能否欣欣向榮的關鍵。怎樣才能有效地開發人這種最寶貴的資源呢?一旦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就可以回答上來:“重用人才唄。”而這種回答的潛台詞就是,找出職工中的有智慧者。什麼叫有智慧的人?其實公司裏是處處存在人才的,關鍵是讓人才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工作最重要的是熱情也就是自信。而且,雖然諸葛亮著實身手不凡,但別忘了中國有句老話:“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其實對於身處激烈競爭中的現代企業來說,重視群體的力量,激發起全體員工的熱情,效果遠勝於靠幾個“諸葛亮”。
一家名叫賽特的鋼鐵公司老板吉姆·賽特對此就有過很深刻的體驗。這家企業正處在鋼鐵業逐漸成為“夕陽工業”以後,它的日子開始很不好過,尤其在進入90年代以後,公司的資金和人才不斷流失。在這種情形下賽特走馬上任,開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挽救公司。他的一項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要把每個人都拉來戰鬥,提高每個員工的士氣”。
自那以後,賽特對用人有了新的看法,他決定建立一套訓練製度以鼓勵團隊行為。“以前我們發現了傑出人才馬上把他提拔到公司中心去,使他離開了主流大眾,這樣做效果並不好。”於是,公司設法造就一種新型的領導者,這種領導者與以往的不一樣,他不是在那裏想方設法地最大限度地展示個人的才能,而是盡可能地發揮團隊的群體熱情的力量。他總是把成績歸功於他的部下,他能了解誰最需要幫助,對需要幫助的人說:“我來幫你得到你所需要的幫助”,他會不斷同雇員交流他是如何做的。同時給予他們極大的自信與鼓勵,激發起人才的熱情,才能激發起企業成功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