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每天多做一點(1 / 1)

眾所周知,懶惰和一些已養成的壞習慣是熱情工作的最大敵人,貪圖安逸、固守現狀曾是多少人職場失敗的緣由!針對這一點,人如果能克服一些不好的本性,發揚的勤奮顯得那麼可貴,當今情商高下也成了一個不得不令人思考的問題了。對此我們應該樹立正確有效的目標鼓舞自己、製定嚴格的原則要求自己、化工作為樂趣,活躍自己等等來提高個人的素質,在工作中不為了某些其他東西機械地上下班,而是為了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克服了懶惰和壞習慣,自然而然我們就敬業愛業了,其實這是一個人品問題,由個人人生觀決定,比如生活著就得熱愛生命,身為職員如何能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呢?認真負責、盡職本分,是工作中發展情商的第一步。你如何想象出,一個毫無責任心的人會將工作完成的非常完美?那簡直是神話。如果你想職場成功,忠誠敬業吧。敬業首先要了解並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做那行愛哪行象哪行。

敬業應該是每個人的座右銘。在工作中,忠於企業、愛戴尊重老板、信任同事是個人過渡為“企業人”的重要表現,也是一個人情商中協作能力和親和能力結合的體現。向老板負責、向老板和同事學習,有錯敢於擔當知錯就改,才能和團隊更好的配合,貢獻更多。而那些虛偽不誠實的人最終會被淘汰遺棄,哪怕他們有很多能力智慧也無法施展。

“敬業表麵上看起來是有益於學習,有益於老板,但最終的受益者卻是自己。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熱情。”有一本書裏給了我們這樣的忠告。其實我們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下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的所有問題,使自己變得比他人更精通更專業。我們要養成做事一絲不苟、嚴謹的風格,才能獲得超凡的智能。因為它能帶領我們向更好的方向前進,更能鼓舞優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

在就業過程中,麵對紛繁的工作我們難免有些心煩意亂,但你可曾讀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平庸的工作,隻有平庸的人。”這句話是那麼的深刻,我們的頭腦可會為之冷靜清醒。是啊,哪一項工作是平庸的,哪一項工作有高低貴賤之分呢?我們總是不甘於平庸,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又總是將自己的平庸歸咎於工作,埋怨工作埋沒了我們的才華和熱情,這就不對了。其實呢?清潔工看起來平凡,可如果沒有他們,再美麗的城市也會變的一塌糊塗和垃圾遍地;花房裏的花匠是那麼的寂寂無名,可就是靠著他們,才讓這世界清新美麗鳥語花香。

懷著這份理念,讓我們踏上了工作崗位,堅信我們會在新的環境裏開花、結果、芳香四溢。不要抱怨你的職業,如果你做不好,那是你自己的問題,工作本身是無辜的。

西方有句名言: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付出多少,就會回報多少。忠誠的態度就是盡自己所能多做一點工作,相對來說,“每天多做一點”的工作態度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優勢:首先,這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成功機會。如果不是自己的份內之事,而我們也做了,這就是機會。因為這會使別人更多地注意到你,進而關注你,信賴你,再交給你更多的工作,這樣你的能力、你的才華才會逐步顯露出來,如果你連機會都沒有,那麼就是再有能力也體現不出來了。第二,這會使我們迅速地熟悉環境,掌握工作技能。比如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是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為什麼以後的發展卻會大大不同呢?我想,主要還是在於學習的程度不一樣、認真對待的態度也不一樣。我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可是要成為業務骨幹,光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拓寬自己其他相關方麵的知識,一些看似無關的知識往往會對你將要擔負的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而“每天多做一點”則能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盎司隻相當於1/16磅)。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隻是“多一盎司”。但其結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麵,卻經常有天壤之別。

在商業界,在藝術界,在體育界,在所有的領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類拔萃者與其他人的區別在哪裏呢?回答是就多那麼一點兒。“每天多做一點”——誰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誰就能得到千倍的回報。

在工作中,員工的熱情是很重要的,“每天多做一點”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樣。盡職盡責完成自己的工作的人,最多隻能算是稱職的員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每天多做一點”,你就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