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職場中,很多的員工確實沒有工作的熱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付出與期望值不成比例?還是根本沒好好認清自己,擺錯了位置?
李先生已打定主意留職停薪一陣子,他最近工作愈來愈沒有熱情,連敲打計算機鍵盤都不如往常清脆響亮,他力圖改善目前的工作困境,卻始終未能如意,隻好選擇暫時出走。
剛休完假歸來的王小姐坦承,充飽電蓄勢待發的工作熱情隻維持一兩天,沒多久又陷入休假前的倦怠,現在,她又想休假了。明明身體好好的,工作也差不到哪裏,這是怎麼回事?
究竟是工作過度付出,與實質上的報酬不符?還是工作不順,經常做錯,被老板刮胡子?如果工作倦怠感愈來愈頻繁,應如何克服?怎樣才能樂在工作?
1、認識倦怠的根源
為什麼很多員工總是工作倦怠呢?一位心理專家從兩個方麵揭露問題根源,一個方麵是企業的領導,有沒有體貼關心員工的實際需求。
如果員工下班後總是有做不完的事而不得不加班,或為了平衡生計經常四處兼職,這將無形中耗損了員工的能量,這樣就影響到白天的工作績效與工作滿意度。
另一個方麵是員工個人根源,心理專家發現現代人的性格,凡是與服從、忠誠、超越、毅力等有關的特質,愈來愈脆弱。
比如,剛步入職場或新進員工,很容易因不熟悉遊戲規則而生怯,仿佛在迷霧中,沒有方向感,或難以忍受公司的要求、主管的責罵,慨歎不知意義何在,甚至憤而離去。
至於有多年資曆的上班族,對於那些熟悉到像例行公事般,一再重複的作業流程,已無法從中獲得自我價值。
這樣的人就好像一群正在蓋世界級大廈的工人一樣,每天不斷堆磚頭,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沒有感覺到這樣的任務是多麼的光榮。因為他們少了一張設計圖,不知道要怎麼蓋,蓋到何時完工,原本的熱情就在搬磚過程一點一滴流失,最後像行屍走肉。
2、興趣是熱情的老師
35歲的湯姆,畢業後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有著穩定的收入和幸福的婚姻生活,他每天走出家門時心情還不錯,進了公司卻又悶悶不樂。他一直找不出原因,為什麼這份安定有保障的工作老是搞砸他的心情,逼得他每天想回家?
他鼓起勇氣求助心理諮詢師,經由對談後才恍然明白,原來他屬於好交際型人格,天生就愛往人群鑽。偏偏他的工作是朝九晚五,天天守著公文卷宗,難怪無法熱情擁抱工作。他主動找上司說明自己的想法,最後被調到業務部門,現在他每天忙於周旋客戶談訂單,業務壓力雖大,卻樂此不疲。
工作倦怠除了與性格傾向有關,也和專業能力是否受肯定有關。關於這些方麵,有專家點出一個事實:專業能力不受重視,是女性上班族經常工作倦怠的主因之一。
尤其是護理人員或幼教老師,這些擁有專業實力的工作者,經常是職場中的配角,升遷管道有限,很難設想未來的願景,所以她們常有出走的衝動。
但是出走需代價,並非每個人都有本錢出走,終究要回到工作。學習如何克服工作倦怠,或者如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說的,“做自己工作上的主人”,這樣才能會使你重新找到工作的熱情。
3、擁抱工作並不難
要想成為一個在工作上充滿激情的員工,那麼首先應從了解自己開始。專家建議,當你開始對工作產生倦怠時,就是該重新思索自己的時候了。花點時間靜下來思考自己要什麼?擅長哪個領域?性格傾向於從事哪類型工作?這份工作可以發揮所長嗎?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是被擺錯了位置?
許多人不喜歡規劃生涯,因為總是沒辦法實現。不過,如果能確立人生的大方向與目標,有助於在工作中自我定位。有的專業人士認為,當了解自己的生涯目標是一階一階往上爬到領導者時,就要體會到唯有學習越過眼前障礙,激勵自己打開格局,才有機會攀到頂峰。
有專家建議上班族要將自己定位為“價值提供者”,增加自己在職場中的價值。然後多去找尋工作中的小事,來激勵自己。
克服工作倦怠方法有很多,有的時候將想法稍稍轉個彎,然後再行動就會引導自我的工作熱情。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在他77歲的壽宴上,公開吐露他永保青春的兩大秘訣:一個是,以單純的想法和純樸的心看事情;另一個秘訣是,喜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