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早年(2 / 2)

所以當時吳安雖年僅十六七歲,可要說這經曆卻不比一位便過半百的人少的哪去,加上腦子裏學識豐富,為人又善於交際,恰值年輕氣盛,所以沒過幾年便在湖北混的是如魚得水,結識了不少人物。

後來浪跡之時,也不知從哪拜了一位師父,學了一身看家絕學本領,後來師父去世,他便浪跡江湖,到處行俠仗義,於是名氣一傳十,十傳百,在當時很快便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被人稱為“吳俠客”。

可後來也不知怎麼得,就幹上了盜墓這一行,並因此發了家,因早些年的好名聲,使他在後來成了湖北地區富強一時,赫赫有名的人物,俗話說樹大招風,他雖是富了家境,卻也因此招惹了不少仇人。

吳安因年少之際看過太多生離死別,閱曆頗豐,因此腦海中早就有了諸多打算,在自己發家之後,很快便明智的退出了盜墓一行,並取了一個媳婦,生了三個兒子,一個閨女。

俗語說樹高千丈,落葉歸根,這是中國人的情節,這吳安雖在湖北地區發了家,卻不曾忘了自己是北方人,隨著年紀漸長,想要歸故鄉的心情是愈來愈強烈。

他這樣想,一來是讓自己作為吳家先一代人,在死後也能重歸故土,二來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後代不受自己在湖北的所作所為而牽連,能安安穩穩過上好日子。

於是在寡婦去世不久,吳安便盡家財之力,帶著一家老小遷回了北方,並改姓改名為柳長安,意思是希望自己包括子孫後代,都能長長久久,安安康康,而吳家也至此成為了柳家。

這柳長安回了北方,落戶北京,也不再沾惹江湖之事,反倒開始教育子嗣,主持家道,那幾年家境良好,子孫滿堂,相處之間和和睦睦,日子可謂過的安安穩穩,

後來逢上抗日時期,事情諸多,也難盡表,直到後來柳長安安度晚年去世,始終也再未發生過什麼亂子,一直到了現在,也都相安無事。而至於盜墓這一行,在柳家之內更是再也未被提及過。

直到了我父親這代時,結婚早,由於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父親想要個兒子,可也不知是為何,卻偏偏是生了兩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姊姊。連生兩個女兒,父親異常氣憤把母親打了一頓,破聲大罵:“你這敗家娘子,是想讓我柳家斷後嗎?!”

後來到了生我的時候,母親提前就去廟裏求神仙,希望老天爺別再難為她了,能生下個兒子,好為柳家繁衍香火。

到底是母親的誠意得到了老天爺的眷戀,生出了我,隻不過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雖說是生下了我,卻和普通人有所不同,這不同之處便是別人都是五指,我的右手卻是六指,而我也因此在幼時沒少被同齡孩童們嘲笑欺辱。

父親雖是惱怒,可隻因我作為柳家唯一的香火,卻也隻得接受這個現實,父親希望我長久安生,就取了個名柳長生。

我父親心善,依靠著先人遺留的財產,開了一家藥鋪,成了一名郎中,常常救濟與人,若是碰上貧困之家,也是慷慨施舍,不收取錢財為人醫病。

幼時父親便常對我們說,他行為郎中,救濟世人,也算是積善補德了,誰讓我們祖上是靠盜墓發家的,祖上幹的是有損陰德的事,就要後代補回來,而他也希望我將來能夠接替他,成為一名醫師。

可我這個人自幼時便不聽管教,不喜愛詩書藥典,行為多是頑劣不堪,為此父親也沒少打我,卻起不到作用。

直到後來父親實在拿我沒轍,就把我送去參軍,經過幾年部隊訓練,倒也收斂了一些。

退伍之後,直到八十年代,國家恢複了高考製度,又重辦了教育事業,我們鎮子裏也辦起了一所希望工程學校。

當時和我同齡的許多人都嚷著考大學,我退伍後閑著沒事,也就跟了去,後來意料之外,倒也考上了一所大學,又上了幾年大學後,分配我到了湖南一代,下鄉做了知青,而我的命運,也就是在那時,徹底的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