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西路軍兵敗祁連山後的徐向前\陳昌浩(1 / 3)

特別話題

作者:梁益新

1937年3月14日,這是紅軍西路軍的西進行動宣告失敗之日。這一天,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在祁連山腹地石窩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史稱“石窩會議”),決定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脫離部隊”,返回陝北。

“石窩會議”決定軍政主管離隊之事,徐向前事先毫無準備,因此,他不同意離開部隊,說:“我不能走,部隊打了敗仗,我們回去幹什麼?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難過來的,要死也死在一起嘛。”危急關頭,陳昌浩也別無選擇,他對徐向前說:“這是軍政委員會的決定,你如果留下,目標太大,個人服從組織,不要再說什麼了。”

散會之後,徐向前還想動員陳昌浩不要回陝北,並且懇切地說:“昌浩同誌,我們的部隊都垮了,孤家寡人回陝北去幹什麼?我們留下來,至少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我看還是不要走吧!”看到徐向前如此懇切的樣子,陳昌浩有些激動地說:“不行,我們回去要和中央鬥爭去!”由於徐向前沒有堅持自己的主張,遷就了陳昌浩的意見,於3月16日從祁連山起身東進,踏上去往陝北的路途。

臨行之前,西路軍總部作戰參謀陳明義、警衛連排長肖永銀,為確保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路途上的安全,挑選了30名身強力壯的紅軍戰士,組成了一支護送小分隊。走在祁連山中,看到的都是戰敗潰散的紅軍士兵。麵對到處都是圍追堵截的敵軍,他們采取的是白天潛伏隱蔽,夜間行動趕路。一路上,他們既要提防與馬步芳相遇,還要回避與自己的部下相遇,以免泄露軍機或惹事生非。

整整走了兩夜,他們才從祁連山中走出來。第三天拂曉,快要出山的時候,因為白天不敢走動,就在一片山林裏躲了起來。一行30人,既不能燒火做飯,也不敢發出聲響,真的如同老鼠怕見到貓一樣。於是,大家用積雪拌著青稞炒麵,一把一把地往嘴裏塞。

傍晚,大家又開始整理東西準備出發。這時,徐向前把陳明義、肖永銀叫到跟前,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今夜要走出祁連山,東去的路程還很遠,沿途的鄉村、公路、鐵道、山間小路,都密布著馬步芳的部隊哨卡,戒備森嚴,我們人多目標太大,隨時都可能發生危險。我建議,為了減少人為的危險,便於安全東進,現在隻有化整為零,分開行動,機動靈活。你們倆帶領護送隊就地展開遊擊活動,然後摸清敵情,擇機化裝東進陝北。”

對於陳明義、肖永銀來說,隻要跟隨在首長身邊,心裏就覺得踏實。現在剛要走出祁連山,就要和首長分開,留在祁連山上打遊擊,他倆實在想不通,眼淚汪汪地說:“首長,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一路上首長的安全沒有保障,我們不能離開你!”

徐向前嚴肅地說:“你們的護送任務到這兒就完成了,不能再往前走了。否則,我們這30號人馬就要徹底革命啦!我們已經潰不成軍,難道咱這30號人馬還要睜著眼睛讓馬步芳給革命了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有了人,就會有一切。我們分散行動,就是讓大家保存實力,爭取早日到達陝北,回到黨中央的懷抱。”

說完,徐向前把身上攜帶的金銀小飾物拿出來,交給了陳明義、肖永銀當作活動經費。陳昌浩也把一些無法攜帶的書本、文件、照片,連同那匹馱載行李的大青馬,也都移交給了護送隊,讓他們見機行事,靈活處理。然後,徐向前、陳昌浩也開始化裝,身穿老羊皮襖,肩搭小褡褳,看上去像是放羊的農民、小生意人、教書先生,咋看也是不倫不類,就看他們遭遇敵人盤查時如何周旋了。

徐向前、陳昌浩、保衛科長袁立夫和兩名警衛員一行5人剛走出山口,兩名警衛員在偵察前麵敵情時,先後走失。而保衛科長袁立夫在一天晚上露宿時,去周邊找水也一去不返。徐向前、陳昌浩成了“光杆司令”。一路上,不管是白天與黑夜,他倆都能準確地把握著前進的方向。也不知走了多少天,才走到焉支山下的大馬營。

徐向前、陳昌浩這兩個“光杆司令”一前一後分開距離地走,目的就是為了相互照應,隨機應變。這天傍晚,他們來到一個叫沙鍋口的河灘上,靠著一處背風的土崖烤火取暖。恰在這時,有一個老鄉牽著一頭毛驢走了過來,陳昌浩不由走上前問道:“老鄉,這驢馱的是什麼東西呀?能不能吃呀?”老鄉瞅瞅他們倆,不無警覺地說:“你們看好了,這驢背上馱的都是中草藥!”聽老鄉的口音是鄂東北人,陳昌浩感到十分親切,就用湖北鄉音和老大爺嘮上了,這一問一答之間,倆人越嘮越親切。

這個老鄉名叫萬懷章,原是郎中但複三的妻弟,當地人叫他“萬舅”。老鄉把徐向前、陳昌浩領回家中,讓其姐夫但複三給陳昌浩診脈治病。然後,又給他們準備了晚飯,並留他們在家裏住下。

第二天早晨,徐向前喊陳昌浩起床,陳昌浩卻十分不情願地說:“太累了,休息幾天再走吧!”這時,徐向前也想,他在老鄉家休息幾天也行,有老鄉保護,不會出現什麼危險。於是,他對陳昌浩說:“如果你不想走,就留下住幾天。我不能住,因為我的口音不對,很容易發生意外,太危險,我要先走。”聽徐向前這麼一說,陳昌浩表示同意。

徐向前、陳昌浩從紅四方麵軍成立之日起,他們二人從鄂豫皖到川陝蘇區,以至於二萬五千裏長征,千辛萬苦都不曾分離過一步。然而,西路軍兵敗祁連山的悲慘下場,使這兩位統帥分道揚鑣。

徐向前孑然一身,沿著祁連山的戈壁草灘,落荒而行。這時,徐向前的思想壓力很大,部隊慘遭失敗,即使平安地返回到了陝北,又該如何向黨中央及首長們彙報?打了敗仗,輕者批評撤職,重者監禁殺頭,敗軍之將也沒有啥說的,一切聽從黨中央的發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