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三護過河誌未酬,小試牛刀出奇招(一)(2 / 3)

宗澤留守開封,守衛黃河南岸,與金人隔岸相對,叫胡虜不敢南下攻宋,高宗趙構讚得一時安寧,然而趙構自接任大統,坐上金鑾龍庭之後懼怕金人的強橫,屢次欲移鑾南遷,偏安南隅,與金人乞和,表麵上將兵權交到了宗澤手上,其實身邊加派了從留守杜充等人限製其行止,奉朝廷旨意不得過河北伐,免得激怒金人,遭到報複,至於收複失地,迎回二聖這些民心所向之事更是遙遙無期了。

於靖康二年率部至開德,宗澤三朝老臣的身份大戰金人,與敵激戰十三仗,每逾大獲全勝。建炎二年正月,金人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等欲取南朝大宋疆土的窮兵黷武武將見識到新君一味軟弱無能,更增金人野心,又舉兵南下侵宋,宗澤老沉穩重,料定金人不會善罷甘休,計破來犯大敵,大敗金人,盡棄輜重,潰不成軍,從此威震天下,金人無不聞風喪膽,尊其為“宗爺爺”。

單論大宋與金人的強弱對比,誌在收複河山,盡將強虜趕出中原,無奈有心殺敵卻無力回天,時值七十高齡的宗澤對趙氏忠心耿耿,留任京師,堅守開封不敢做出半絲違逆朝廷的事,否則會累得一世英名,晚節不保,自建炎元年正月至二年七月期間,上疏請願高宗趙構誓師北伐,盡收失地,然而皆被朝中貪生怕死,圖樂享受的奸臣所阻,趙構也擔憂甚重,屢次不願請奏,一律否決,宗澤憂鬱成疾,背發生疽。

朝廷拒不派兵資助救援,處於失地之中的“八字軍”將士未能得知變故,磁州城內又聚集了大量的金人兵馬,王彥為了南下連同黃河南岸的各部一舉北上,準備於腹地起兵,重創金人。

磁州與開封相隔五六百裏,王彥於太行山遲遲等不到朝廷的回複,就連受命於宗澤的軍令也暫時阻隔,而金人幾乎封鎖了黃河以北的各大州縣,“八字軍”又陷入孤軍奮戰之中,王彥就算是位按部就班,恪盡職守的將領,在金人嚴密的防線內無疑是等死,他決定不再等朝廷的命下,自行率部移軍滑州。

建炎元年七月左右,王彥與其部十萬餘人,幾乎傾巢而出,為了確保必勝,這次他做了十分周詳部署,企圖一蹴而就。據探報回來告知,磁州城內金人手握重兵把守,而北地舊漢的管轄盡落在了完顏宗望手中,此人欲圖采取“以漢製漢”的方針,幾次上疏金庭的金太宗稱在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建立偽齊,讓偽齊管製以往南朝的漢人,向大金稱臣納銀,其實就是一個傀儡政權,大權盡在金人手中,這樣便於亂中取利,騰出手來繼續南侵,達成一統天下的雄偉霸業。而與完顏宗磐有了分歧,意見不合,繼續留在了屬地之內,卻不知道此人是不是在磁州附近。一念到完顏宗望的名字,天下漢夏,上至朝廷的王孫貴胄,下達黎民百姓,無不對其恨之入骨,此人正是“靖康之恥”的罪魁元凶之一,此人好戰嗜殺,橫征兵燹,對每一位漢室兒女來說結下了宿怨世仇,欲取他項上首級來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