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經濟挑戰與中國政策的著眼點(1 / 2)

世界經濟挑戰與中國政策的著眼點

聚焦

作者:朱光耀

2013年,就世界經濟形勢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有5年時間,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也已經持續了3年,歐盟國家失業率仍處於超過12.2%的水平。當前世界經濟複蘇的進程麵臨嚴峻的挑戰,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急劇增加。

201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多次下調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剛剛在日本東京結束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下調為3.3%,世界銀行則下調為2.2%。如果世界經濟的增長率低於2%,那麼就意味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值得警惕的三個國際因素

為何全球經濟複蘇的速度極為緩慢?2013年全球經濟麵臨哪些挑戰?我想至少三個因素要引起警惕。

第一,美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發行國。美國行政當局之間的博弈在持續進行,就削減預算的內容和幅度等存在著激烈的爭論。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承擔著推進美國經濟複蘇和促進美國就業水平恢複的艱巨任務。那麼美聯儲迄今為止實施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就是在基準利率基本為零的情況下,美聯儲每個月要發行85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和有擔保的債券。通過貨幣政策超常規的發展改善就業狀況,但同時增加了美國未來的負債。

2013年10月17日,美國國債上限的激烈爭論令美國政府暫時停擺,美國國會兩黨最終達成妥協,並且經奧巴馬總統簽署成為法律。提高國債的上限,使得美國的債信得以維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妥協是臨時性的,問題隻是向後推延,美國國會同時也決定在2014年2月7日之前,要決定是否繼續提高美國的國債上限。

這樣問題就擺在美國乃至整個世界麵前,美國國債問題的不確定性,確實對美國經濟是重大的挑戰。而我所接觸到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企業家,也都明確表態,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金融環境。美國的國債上限問題在2014年2月7日之前,將又一次成為挑戰世界經濟穩定複蘇的一個不確定因素。與此同時,美聯儲每個月購買850億美元債券這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是否要逐步調整,是否要逐步退出?也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回顧過去幾個月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13年5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國將要逐步退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之後,金融市場出現了巨大的震動。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無疑在新的一年裏,對全球經濟形成一個不確定性的挑戰。

第二挑戰,即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

持續三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令歐元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很大的負麵影響。最近一段時間歐元區的經濟開始趨穩,並有明顯的複蘇跡象,這對歐洲自己、對世界都是一個值得歡慶的好消息。但此複蘇仍然是低速的,增長幅度為0.5%-1%。這必須引起歐洲國家和全球的注意,其中包括希臘可能麵臨需要第三輪救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