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的時空坐標
聚焦
作者:石齊平
中國麵臨200年來沒有遇到過的國際趨勢:當中國GDP成為全球老二,甚至在未來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老大時,中國人應該很清楚地了解到老二的困局或者老二的窘境。
人類曆史上從來就是充滿著老大、老二、老三的衝突,一山難容二虎。早期英國和美國的老大、老二之爭和平收場,因為兩個國家同根、同種、同價值觀,所以英國心服口服。美國成了老大以後,又開始跟另外一個老大(前蘇聯)鬥,結果是前蘇聯垮掉。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老大與老二關係,就是GDP老大的美國和GDP老二的日本,中間也有過爭鬥。
所以,至少過去100年的大國關係都是不正常的,都想爭當老大。英國與美國是很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美國與前蘇聯鬥得難解難分,然後出現前蘇聯慘敗的局麵,美國和日本又是不正常的關係。
現在,中國一步一步走到老二的位置,未來10年、15年則向老大的位置走。讀者諸君可以想想,在這種情況下,老二的窘境是什麼呢?我正好想到一句成語,眾矢之的!中國沒有辦法不成為所有目光的焦點,這個焦點非常複雜,有的人佩服你,但佩服中有點怕你,怕你中又有點討厭你。
大國博弈中的中國位置
那麼,大國之間縱橫捭闔到底是根據什麼樣的邏輯呢?我認為取決於三個方麵。第一就是國力的大小;第二取決於地緣的關係分布;第三是領導人的想法。另外,縱橫捭闔到底怎麼樣重新組合和重新布局呢?這又跟國勢的消長有關係。美國現在已經如日中天,但是已經埋下了有可能衰敗的種子,日本和俄羅斯從長期來看沒有令人興奮的感覺,歐洲也是如此。但是中國氣勢如虹。當然,氣勢如虹中我們心裏很清楚,內在的問題也非常多,所以最重要一件事情是改革。
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其實就是把中國從三個誤區(計劃經濟,公有體製和閉關鎖國)中轉過來,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公有體製轉為民營體製,封閉轉為開放。所以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其實就是把之前30年犯的三個嚴重錯誤,一口氣把它矯正過來。
首先就把中國曆史上三個錯失的機遇(市場經濟機遇、工業革命機遇、航海機遇)中的市場經濟抓回來了;其次,也把錯失的工業和製造業機遇抓回來了,中國現在已經是製造業王國了。僅是把這兩個錯失的機遇抓回來,中國30年發展後,GDP排名就達到了世界第二名。如果沒有太大意外的話,10年、15年左右可以達到第一的位置。而就在這個時候,中國起步最晚的航海機遇也開始慢慢複蘇,中共十八大把建設海洋強國列為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
於是,中國似乎抓到了崛起的鑰匙。不妨借助一下《易經》前卦,第一個爻:潛龍勿用,第二個爻:見龍在田,第三、第四個爻:終日乾乾,很小心,第五個爻:飛龍在天,中國現在到底處在哪個階段呢?我認為,第一個階段過去了,第二個階段“見龍在田”已經出現了。因為中國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目光的焦點,所以中國現在要好好記住第三和第四個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我每天都要很小心,每天都要注意到第二天可能出現的變數,要有各種預防的方式。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嚐試,要培養我的實力,這就是今天中國的狀態。把這兩個過程處理完了以後,我可能就有機會“飛龍在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