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用錢遠遠難於賺錢(1)(2 / 2)

一個生活節製適度的人,他的口袋裏才會有錢去幫助別人;而一個鋪張浪費、缺乏遠見和揮霍一空的人,是不會有機會去幫助別人的。當然,節儉絕不是做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否則就是一個可憐的守財奴。在生活和交往中心胸狹窄、斤斤計較,是極端短視的人,隻會導致失敗。

有句諺語,叫做“隻有一分錢的胸懷,絕不可能得到二分錢的收獲”。日常生活中的無數事例都說明,人生的輝煌成就源於慷慨大方和誠實守信的生活準則。

◇誰陷入負債,誰陷入悲哀

有句格言說:“一隻空袋子是立不起來的。”同樣,一個負債累累的人也是不可能獨立的。要一個債台高築的人去說真話,恐怕比登天還難,因此,人們說,謊言是騎在債務背上的幽靈。負債者不得不向債主編造口實以拖延債務的償還時間,這就使得他極盡撒謊之能事。對於一個人來說,找一個正當的理由來逃避第一次債務,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這種逃避債務的技巧對於逃避第二次債務往往是巨大的誘惑。不用多久,這位負債者就會在債務中陷得深不可拔,難以脫身,不管他怎樣勤勉努力也無濟於事。走向負債的第一步就是走向虛妄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必然發生的事情是債務接二連三接踵而來,如同謊言的編造源源不斷。

畫家海頓從他向別人借錢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了這種墮落,他認識到了“誰陷入負債,誰陷入悲哀”這句諺語的真理性。他的日記有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記載:“現在我開始負債並有了債務,這是我從未有過的事情。或許,隻要我活著,我就再也休想擺脫它們了。”他那催人淚下的自傳痛苦地回憶了在金錢問題上的尷尬難堪,以及由此帶來的極度的精神沮喪。工作能力的完全喪失和時時重現的羞辱。

一位少年加入海軍時,曾收到這樣一段書麵忠告:“對於任何你不通過向別人借債就不能獲得的享樂,絕不要去享受。絕不要去向別人借錢,這會使人墮落。不過,我沒有說你不要借錢給別人,隻是要注意:如果你連本錢都無法收回,那就千萬不要借出去。切記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別人借錢。”

一位名叫費希特的窮學生,甚至拒絕了比他更窮的父母親提供的借款。猶太商人約翰遜堅信過早負債使人墮落以至毀滅。他關於這方麵的論述是極有見地的,值得我們牢記在心。他說:“不要想當然地隻把債務當作一種麻煩,你會發現它是一場滅頂之災。貧窮不僅剝奪一個人樂善好施的權利,而且在他麵對本可以通過各種德行來避免的肉體和精神的邪惡的誘惑時,變得無力抵抗。……這是你首先要小心在意的。”

無論你擁有什麼,消費的時候都不能傾其所有。貧窮是人類幸福的一大敵人,它毫無疑問地破壞自由,並且,它使一些美德難以實現,使另一些美德成為空談。節儉不僅是太平安逸的基礎,而且是一切善行的基礎。一個本身都需要幫助的人是絕不可能幫助別人的。我們必須先自足然後才能出讓。”

猶太商人認為,正視自己的日常事務,並且在錢財方麵量入為出,斟酌考慮,這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這種對收入和支出的簡單的算術運算有著極大的價值。精明節儉要求我們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水準時,必須低於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不能高於這一水平。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根據收支平衡的原則,擬訂並忠實地執行一個生活計劃。

◇一塊錢也要發揮100%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