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用錢遠遠難於賺錢(1)(1 / 2)

如果店主算不清賬,他的賬就會找他算賬。

——《塔木德》

在猶太商人看來,一個人怎樣使用錢——包括賺錢、存錢和花錢——或許是檢測他的才智高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雖然金錢決不能作為一個人生活的主要目的,但是,它也不是無關痛癢的東西,不能從觀念上加以蔑視。在猶太商人看來,在很大程度上,金錢是獲得感官快樂和社會地位的手段。

事實上,人性中的一些最優秀的品質是與正確使用金錢密切相關的,例如,慷慨、誠實、公平和自我犧牲精神,更不用說節儉的美德了。另一方麵,是它們的對立麵如貪婪,欺詐,不公平和自私,就像一個愛財如命的人所表現出來的一樣。一部分人濫用和誤用了金錢這種手段,產生了浪費、鋪張、揮霍、奢侈等罪惡。

猶太人弗蘭西斯·霍拉的父親在他開始進入社會的時候,對他提出忠告說:“我衷心地希望你事事開心如意,但我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勸導你要節儉。節儉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德行。然而,淺薄的人可能會輕視它。其實,節儉是通向獨立的大道,而獨立則是每個精神高尚的人所追求的崇高目標。”

猶太人亨利·泰勒在他經過深思熟慮寫成的《生活備忘錄》一書中指出:“在賺錢、儲蓄、花銷、送禮、收禮、借進、借出和遺贈等方麵,正確的行為原則和方法幾乎為一個人的完美無缺作出了論證。”

一個人如果展望未來,他會發現等待他的主要有三種世俗的可能性事件:失業、疾病和死亡。前二者他或許還可以逃避,但是最後一個卻是在劫難逃的。然而,無論哪一種可能性發生,他都應該把生活的壓力減輕到盡可能小的程度,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自己,而且是為了那些把安逸和生存都依附於自己的人們。這樣來看,誠實掙錢和節儉使用都是極為重要的。

正當賺錢,是吃苦耐勞、不懈努力、不受誘惑和得到回報的希望的表現;而合理使用,則是精明能幹、富有遠見和自我克製的體現,這些都是剛毅果敢性格的真正。雖然金錢可以代表許多有很大價值的東西:不僅是食物、衣服和感官的滿足,而且是個人的自尊和獨立。

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去獲得一個較為牢固的地位,這其中包含了人的尊嚴,它使得一個人更為強壯,生活得更為美好。從長遠來說,它賦予了他更大的行動自由,能使他有更多的力量為將來而努力。為了獲得獨立,生活簡樸節儉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節儉既不需要超人的勇氣,也不需要卓越的美德,而隻需要一般的力量和普通人的能力。實際上,節儉隻不過是秩序原則在家庭事務管理中的運用:它意味著統籌安排、合乎規則、精打細算和避免浪費,耶穌也表達了這種節儉原則,他要求“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

節儉也意味著將來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因此人要有抵禦眼前的滿足誘惑的能力,這也是人超越於動物本能的高貴之處。節儉完全不同於吝嗇,因為正是由於節儉才能使一個人能夠時時表現得慷慨大方。人也不能把金錢作為崇拜的偶像,而隻能把它當作一個有用之物。正如迪安·斯威夫特所說的:“我們腦子裏必須有金錢概念,但是,不能一心想的都是金錢。”我們可以稱節儉為精明的女兒、克製的姊妹和自由的母親。顯而易見,適度節儉是自助的最好展現。

每個人都應該量入為出,按照自己的收入過日子。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誠實。因為,如果一個人不是誠實地按照他自己的收入過日子,那麼他必定是虛偽地按照他人的收入過日子。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消費缺乏長遠考慮,隻顧眼前的享樂,那麼等到他發現錢的真正用途時,就已經太遲了。

培根有句名言:“與其去賺些小錢,不如去存些小錢。”許多人不屑一顧隨手扔掉的零錢和其他一些不當回事的支出,往往是人生中財富和獨立人格的基礎。這些浪費者往往是屬於這個世界中權利受到分割的階層,其實,他們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敵人。如果一個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不能成為自己的朋友,他還怎麼能指望別人成為自己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