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崇尚變通(2 / 3)

這就是猶太人的靈機應變生意經。

猶太商人在經營中能依據外部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競爭對手的變化而相機改變自己的戰略戰術,這確是高明的。當今市場變化多端,競爭激烈,企業能否順應這種變化而動,成為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

英國一猶太人占姆士原來沾染了惡習,像個花花公子,到處尋花問柳,沉溺賭博。當他把父親給他的一筆財產花光以後,生活也難以為繼時,才覺醒要努力奮鬥。浪子回頭金不換,占姆士決心從頭做起。他從哥哥那裏借來一點錢,自己開辦了一間小藥廠。他親自在廠裏組織生產和銷售,從早到晚每天工作18個小時。汗水澆出的花朵特別豔麗,他把工廠賺到的一點錢積蓄下來擴大再生產。幾年後,他的藥廠辦得有點規模了,每年有幾十萬美元盈利。但靈敏的占姆士經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後,覺得當時藥物市場發展前景不大,而食品市場前途光明,因為世界有幾十億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食物。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於1965年毅然出讓了自己的藥廠,再向銀行貸得一些錢,買下“加雲食品公司”控股權。這家公司是專門製造糖果、餅幹及各種零食的,同時經營煙草,它的規模不大,但經營類別不少。占姆士掌控該公司後,在經營管理和行銷策略上進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將產品規格和式樣進行擴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香口膠等多品種;餅幹除了增加品種,細分兒童、成人、老人餅幹外,還向蛋糕、蛋卷等發展,使公司的銷售額迅速增長。接著,占姆士在市場領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國巴黎經營外,還在其他城市設分店,以後還在歐洲眾多國家開設分店,形成廣闊的連鎖銷售網。隨著業務的增多,資金變得雄厚,占姆士又相機應變,收購了英國、荷蘭的一些食品公司,使其形成大集團,聲名鵲起。到1972年,他的食品連鎖店已達2500家,成為英國最大的食品公司了。

占姆士時刻注視著市場風雲的變化,靈機應變,逐步由食品行業經營開拓到地產業、石油業、金融業、出版業。經過幾十年的經營,他已成為世界20位超級富豪之一了。

◇把契約看作商品

把神聖的契約看成商品,體現了猶太人從商的自由度。放棄自由,便是放棄做人的權利。

猶太民族使立約和守約都高度神聖化了,但這種虔誠並沒有使他們把各種契約(或者說是合同書)供奉於神龕。相反,他們認為契約本身也是商品,隻要契約合法,同樣可以買賣。

猶太人稱“買下別的公司業已訂立的合同,代替賣方履行”的人為“販克特”。

賣合同的人相當於一個坐享其成的人。他除經營合同買賣業務之外不需要經營其他任何業務,也不需要履行合同指定的責任,僅費吹灰之力就能賺取利潤。一般而言,“販克特”隻瞄準信得過的大公司或大廠商。

其經商程序大致如下:

“嘿,您好!您現在做什麼生意呢?”

“是您呀!我5分鍾前和東京的一個商人簽了一張100萬美元的神龕合同。”

“太好了!給您兩成的現金利潤,能否把這張合同讓給我?”

對方如果滿意於兩成利潤,一樁合同的買賣便可以敲定了。

成交!“販克特”手持合同急飛東京,宣稱100萬美元神龕的輸入權利已經屬於他。

當然,快捷而準確的心算、廣博的知識和敏銳的眼光是“販克特”的必備素質。否則,“販克特”就會因心算不快而錯失機會,因心算不準而蒙受損失,或因思量不周而上當受騙。

猶太人的“販克特”走遍了全世界,與信得過的大公司或大廠商打交道,悄悄地影響著世界的經濟。

猶太聖典《塔木德》訓示猶太子孫遠離堪稱魔鬼特使的酒,但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釀酒公司卻是猶太人的。

他們如此變通,當然敢賣契約。

——一個商場歸隱者的話

◇機智是取勝的籌碼

有個猶太富翁病入膏肓,死期已近,便口述遺書,讓人筆記:

“我將悉數財產留予送達此遺書至你處的忠實奴仆;我兒尤第雅,你可由我之所有物中選擇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