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把運氣變成機會(2)(2 / 2)

出乎哈默意料之外的是:兩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漲了。初次嚐試的成功,引起哈默在石油行業進行冒險的極大興趣。1957年,他幹脆把借給該公司的貸款轉為股票,成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東,當上該公司的總經理。

石油鑽探畢竟是一個冒險性很大的行業。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幾乎用完了1000萬美元勘探基金,但仍無所建樹。哈默計劃集中餘力攻克難點。這計劃吸引了一個名叫鮑勃的青年地質學家。他向哈默建議:舊金山以東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棄了的地區,這地區可能有天然氣田,西方石油公司應該把它租下來。

哈默接受了意見,彙集了一大筆錢,投入這一冒險活動。這個地質學家將挖井定位為離開那幾口廢井大約600英尺的一塊空地上。當鑽到8600英尺的深度時,終於鑽出了加利福尼亞的第二大天然氣田,價值2億元。幾個月以後,又在附近鑽出了一個蘊藏量豐富的天然氣田。

1966年,西方石油公司來到盛產石油的利比亞。正值利比亞政府準備進行第二輪出讓租借地的談判。來自9個國家的許多家公司參加了這次投標。哈默要同這些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爭奪,似乎有點不自量力,這些石油巨頭一舉手就可以把他打倒。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轟炸機改造的飛機趕來了。他采取了獨特的投標方式。他獨出心裁,用紅、黃、綠三色彩綢做成投標書,正好和當時利比亞的國旗顏色一樣。並且,他還在投標書中特別注明: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標,公司將為國王先祖所在地的綠洲造一個漂亮的大花園。這樣,哈默成功地創造了開發利比亞石油的機會。他一舉得到了兩塊租借地,使那些頗有名望的競爭對手大吃一驚。

但是,這兩塊地很快成了哈默煩惱的源泉,鑽出的頭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見的幹井。而每打一口井就要花費300萬美元,另外還得花費200萬美元用於地震探測和向利比亞政府的官員交納不可告人的賄賂金。董事會裏有些人開始把這項計劃叫做“哈默的蠢事”,連公司裏的第二大股東裏德也主張應該撤退。哈默是九頭牛也拉不回的脾氣,他大力支持公司的地質專家采用電子計算機探測新技術,終於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一口井年產油7.3萬桶,是利比亞最大的一口井。

利潤開始像石油一樣源源不斷地流進西方石油公司的賬戶,冒險又一次取得成功。

西方石油公司海外石油事業的另一個具有冒險性而獲得成功的投資是對英國北海油田的開發。1972年,該公司在北海連鑽三口井都是幹井,每口井的代價為2.50萬美元。幸而最終得到上帝垂青,鑽出了石油,獲得了成功。

◇抓住機會,敢想敢做

猶太商人善於抓住機會,並且敢想敢做,這一點直接關係到生意的成敗。

1981年6月,韋爾做了一件令人費解、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大事情,他居然把辛辛苦苦花費了20年時間創建的希爾森公司出售給擁有80億美元銷售額的美國捷運公司。雖然美國捷運公司是一家經營賒賬卡、旅遊支票和銀行等業務的大公司,但韋爾的希爾森公司雖說規模較其小,然而卻是很有發展前景的,而且韋爾初入美國捷運公司時並不被重用。因此,許多人認為韋爾吃虧不小。然而一段時間後,人們不得不對韋爾的決策而歎服。現在韋爾在捷運公司的職位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他的股份總額有2700萬美元,個人年收入高達190萬美元。

當然,韋爾為發展捷運公司也是兢兢業業,在他的一手策劃下,捷運公司用5.5億美元買進了南美貿易發展銀行所屬的外國銀行機構,這家銀行機構經營外彙、通貨市場、珠寶貿易、銀行業務等。因此這樁大生意的成交不僅是韋爾津津樂道的一件值得自豪的事,而且使韋爾在捷運公司身價百倍,成為華爾街的熱門人物。

韋爾的成功之道有許多條,例如好勝心強烈,非常自信等,然而最重要的一條卻是:他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能夠抓住機會,敢想敢做。創業之初,對於合並與否,他果斷地拍板;後來,他吃小虧獲大利,與捷運公司合並,現已成為該公司第二號人物。韋爾的未來正如旭日東升,在華爾街上空閃現輝煌!

猶太商人的精明家喻戶曉,他們善於從長遠考慮買賣問題,盯住時機,大膽出手,因此成就了一大批猶太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