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馬車早已放緩了腳步,馬蹄敲擊雪白馳道的噠噠聲清脆悅耳,仿佛進入夢幻般的森林小道。
馳道變得沒有那麼寬敞,一條條,一道道,四麵八叉的延伸進入濃密的森林之中。
說是森林也有點言過其實,與其說是森林,這一片樹林更像是由人工所種植培育的。
事實上的確如此,這一片棕樹林完全是由人所種植的。
沐易的馬車與穀之芸的馬車並排行走在其中的一條小道上,小道兩邊一排排整齊的棕樹高有二十多米,光潔筆直的樹幹毫無枝杈,一片片寬大翠綠的樹葉從頂端伸出,慢慢向下彎曲,形成一個跳動的弧度。
這些又稠又密的綠葉遮蓋住了整個天空,將小道至於一片陰影之下,唯有一條條光線透過樹葉的縫隙,將小道之上的陰影切割的支離破碎。
寂靜幽涼的小道毫無聲息,清脆的啾啾鳥鳴聲回蕩在這寂靜的樹林之中。
“這是通向秭歸都的一條小道,隻允許軍方的信使車隊通行,而且隻允許進入不允許駛出,如果要出城,還有另外單獨的小道。”穀之芸自顧自向一邊的沐易介紹道。
沐易興致勃勃地盯著小道兩邊不住的猛瞅,從未進入過姊州的中心地帶的他,這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新奇。
聞聽穀之芸的介紹,沐易一怔。
“秭歸都?還有這樣的都城?”沐易將心中的疑惑說出。
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沐易,穀之芸滿臉都是鄙夷之色。
沐易不動聲色,依舊盯著穀之芸的雙眼道:“你能不能別老用這種眼光看人,蕭帥讓你跟著我進州,不就是擔心我從沒到過王都,不了解州上的情況,這才讓你幫我熟悉州上嗎?”
“真不知道你這個榆木腦袋裏天天都在想些什麼?近百年來,姊都人口早已過億,而姊都就那麼大,如何能夠承受如此之多的人口?”穀之芸看了一眼沐易又道,
“所以為了分散姊都的人口,在姊都的周圍千裏之餘的地方又興建了八大衛都,為了區別普通的都鎮,衛都均隨姊都之名,稱為姊*都,秭歸都就是其中之一。”
“原來如此,我當姊州竟變得與我小時候所了解的不一樣了。”沐易道。
“秭歸都雖然稱之為都,但其人口卻遠遠不及姊都的人口,比之普通鎮城,卻又超過良多。”穀之芸又說道。
“我說你平時就不能多讀點史書嗎?哪怕一點地理誌也好,省得此時摸不著頭腦。”穀之芸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教訓道。
“我閑散慣了,懶得去讀那些東西,有功夫還不如四處轉轉。”沐易笑答道。
“你簡直不開竅。”說完,穀之芸扭過頭,都懶得理沐易。
沐易無趣,又將目光投向小道兩邊。
寂靜又籠罩了這條林間小道,沐易與穀之芸兩人再也沒有挑起話題,後邊跟隨的親衛整齊的隊形讓這條小道更顯靜謐。
如此行走了沒有多長時間,沐易一行人逐漸走出了這片棕林小道,壓抑的氣氛隨之煙消雲散,開闊的視野,刺目的陽光又自出現在眾人眼前。
隻見小道延伸的前方,一座城池逐漸顯現出身影。
相比於鎮城宏偉的城牆,這座城池的城牆顯得遠遠不如,雖然同是青石城牆,但遠沒有之前的那種震撼。更不要說都城,比之這座城池,更是有如鴻泥之別。
雖然城牆並不是多高,但整個城池一樣巨大無邊,兩邊照樣不可見盡頭。
從棕林出來,即使可以看到秭歸都,但依然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在小道兩邊,入目盡是一片片整齊有致的農田,金黃的麥穗一望無際,飽滿的顆粒耀眼的金黃,沉甸甸的穗頭壓彎了枝頭。
小道從這片熟透的麥田之中穿過,可以看到遠處同樣一條小道穿過這片麥田。
又是豐收的一年,億萬百姓的生存食糧不在是問題。
姊都周圍適宜的環境,一年可以種植幾次小麥,再加上來自天工院的秘方,即使不是一個好的年份,養活這群龐大的人口也毫無壓力。
這就是天府之都,姊州之都,姊州的咽喉所在。
沒有停留,沐易一行人徑直穿過這片麥田,駛向秭歸城的入口。
城門之上,依然是兩個巨大的秭歸二字。
長舒一口氣,沐易知道已經接近了姊都,自己的終點站也終於即將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