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語段方法例談

應用閱讀

作者:華如意

【考情分析】

現代社會信息量大,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如何準確、全麵地提取、概括、壓縮主要信息顯得越來越重要。“壓縮語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題者所給出的語言文字或圖表數據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材料中相關的信息進行篩選、提取,最後概括歸納為符合命題要求的語言表達的題型,具體題型如概括主要內容、概括結論、擬寫一句話新聞或標題、擬寫導語、下定義等。

縱觀近三年各地高考真題,2011年高考安徽卷、浙江卷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江蘇卷采用主觀題形式考查;2012年考查省份明顯增多,安徽卷、重慶卷、四川卷、山東卷等直接出題考查,浙江卷、湖南卷將壓縮與點評相結合考查;2013年高考遼寧卷、安徽卷、廣東卷、江蘇卷、山東卷、浙江卷均直接設題考查了這一知識點。這類試題一般與寫作實踐和社會生活結合較緊密,反映了學以致用的原則。

【常見方法】

1.摘錄法(找主幹,摘中心詞句)。這是壓縮語段最有效的解法,尤其是概括內容主旨用此法最靈驗。題中給出的一段文字,大多數有一句話是中心句,有的在開頭或結尾處,有的則是在文段中間,因此在壓縮的過程中,要樹立篩選、捕捉中心句的意識;中心句選定以後,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再將其作適當的增刪潤色即可。當然文段中也有可能沒有中心句,但分句中有重點詞或關鍵詞,這樣我們就要摘錄關鍵詞或重點詞語,然後加以整合得出答案。

【例1】對下麵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給“創造”下定義,不超過30字。(4分)(2013山東卷)

作為人的一種活動,創造包括思維活動和行為活動。創造一定要獲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創造成果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認識;另一類是物質性的,即新的事物。這些創造成果不管以任何形式表現出來,都必須具備“首次獲得”這個必要條件。

【解析】本題沒有可以直接作為答案的關鍵句,但有組成答案不可少的關鍵詞語,如“思維活動和行為活動”“精神性的”“物質性的”“首次獲得”等。

【參考答案】創造是人首次獲得精神和物質成果的思維和行為活動。

2.刪除法。命題者選用的材料往往是主要信息與背景材料等輔助性文字融彙在一起的。給出的一段文字,如無中心句,可將文中次要的、修飾性的、解釋性的文字刪除,而保留主要的、關鍵的、實質的文字,然後再根據具體的要求,對保留的文字進行重新排列組合。

【例2】概括下麵語段的主要信息,不超過50個字(含標點符號)。(5分)(2013遼寧卷)

近日,一些網友發布信息,號召節約糧食。隨後,新浪網發起“光盤行動”: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曬出自己吃光的盤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爭做節約達人。該信息被轉發約5000萬次。緊接著,人民網也表示支持“光盤行動”,倡議網民“拒絕浪費,珍惜糧食。今天不剩飯,打包離開,從我做起”。新華網、光明網及其他各大網站也紛紛關注和轉載。很快,活動參與者在北京實地發放宣傳單6萬多份,在餐飲企業張貼海報5000餘張,天津、石家莊、呼和浩特等城市誌願者也紛紛發放宣傳資料。

【解析】 材料中有很多口號,屬具體的內容,可刪;還有很多具體數據和地區,要表達的意思也相近,可壓縮。

【參考答案】網絡發起拒絕浪費的“光盤行動”,網友及媒體紛紛響應,眾多誌願者進行實地宣傳。

【點撥】需要剔除的信息包括重複信息,比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描寫信息,補充材料(如影響、意義、作用),舉例信息,太過具體的內容等。(對於較難的題目,此法較適用)

3.分層提煉法。答題技巧:(1)針對語意比較複雜的材料,給段落劃分層次,概括層意;(2)考慮各層與中心主旨的關係,區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選主舍次;(3)根據字數整合信息,連綴成句。

【例3】某校利用宣傳櫥窗舉辦關於“蛟龍”號的專題展覽,展覽包括四個板塊。請根據下麵的材料,為展覽擬寫總標題和各板塊標題。要求:簡明生動,每個標題不超過8個字。(6分)(2013安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