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是事業的控製塔,它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夠激發潛能並最終走向成功。選擇積極的心態,就能催生成功的希望;選擇了消極的心態,就會走入失敗的沼澤。
誌當存高遠。誌者,心也。一個成功的老板,胸有“鴻鵠之誌”,具有非凡的心態,由此產生強大的動力和意誌,將個人的才能與稟賦發揮到最大限度,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
非凡的心態成就非凡的事業
20世紀美國工商界的兼並大王林克是一個既無學曆又無門閥背景的人。25歲退伍時,事業的起點隻有他賣掉房屋後的3 000美元。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就建立了波特企業王國,這一王國1966年的營業額達14.6億美元。對他而言,他的全部原則與兼並對手的理由隻有一點:“這個公司需要一個優秀的經營者。”這個“優秀經營者”就是林克本人。林克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在十多年的奮鬥中,始終抱著自信而積極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對於企業老板有多麼重要,恐怕每個老板都無法估量其價值。企業老板的心態如何,直接關係到他的事業的成敗。所以,在經營活動中,老板必須要培養自己全麵的心理素質。
1.優秀的心理素質有助於老板發揮自己的能力
瓦爾特·克拉克在瑪西百貨公司以及其他幾個著名的公司擔任人力資源經理時發現,一些人在工作中常常遭遇失敗,然而心理測驗卻表明他們有神奇的智慧、資質和個性,這些足以讓他們勝任工作。可是,為什麼這些人還失敗呢?克拉克的研究表明:因為人不是機器,人具有心理,人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於他的心理在發揮作用。
一個老板能否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與他自身的心理素質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老板應該不斷地對自己的心態進行積極性的引導。
2.優秀心理素質可以提高企業老板運用領導藝術的能力
要實現老板職能,需要運用一定的領導藝術,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運用老板自身的權力影響和非權力影響,發揮老板威信的作用,協調好人際關係。通過激勵和溝通方法,使員工在心理上對老板產生認同,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所以,老板應該是具有一定才能和優秀素質的人,但經理人不是完人,在認識上會產生偏激,在情感上會陷入誤區,在意誌上也會有不堅強和優柔寡斷的時候,甚至還會產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現象。所以老板非常有必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行積極的自我控製,及時糾正不良的心理。
3.和諧的心理素質有助於領導團體的優化
領導活動的主體常常是群體,因此優化領導團體是十分重要的,而領導團體的心理結構的優化又是關鍵。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點,當個體組合成群體時,心理矛盾、個性衝突常常會表現出來。這就要求領導團體成員之間要有一定的心理相容和性格互補,具備高水平的心理素質,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心理氛圍,從而提高領導工作效率。
好心態幫助老板戰勝自我
老板在事業行進的過程中,總是在市場環境中做著適應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商場如戰場,勇者勝而懦者敗;老板在發展事業的過程中,所遭遇的許多競爭對手、市場環境都是“戰鬥”的對象,老板要與競爭對手競爭來爭奪客戶,與市場環境競爭來改變困境。其實,一個的心態,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揮,那才是最頑強的敵人。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自己將自己比做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了。”
所以,老板在競爭中的失利,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別人打敗你之前,是否就先輸給了自己。很多老板失敗,通常是輸給自己,而不是輸給別人。因為自己如果不做自己的敵人,世界上就沒有敵人。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企業倒閉而負債累累的流浪者。
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眼前的人:茫然的眼神、沮喪的心態、十來天未刮的胡須以及緊張的神態。專家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並且協助你東山再起。”
羅伯特剛說完,他立刻跳了起來,抓住羅伯特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羅伯特帶他站在一塊看來像是掛在門口的窗簾布之前。然後把窗簾布拉開,露出一麵高大的鏡子,他可以從鏡子裏看到他的全身。羅伯特指著鏡子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隻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你覺得你失敗了,是因為輸給了外部環境或者別人了嗎?不,你隻是輸給了自己。”
流浪者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哭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