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有50%的把握就上馬,有暴利可圖;有80%的把握才上馬,最多隻有平均利潤;有100%的把握再上馬,一上馬就虧損。”
在現代社會,不敢冒險就是最大的冒險。沒有超人的膽識,就沒有超凡的成就。在機遇與風險的挑戰麵前,有準備的頭腦從不放棄搏擊的機會。機遇是挑戰,機遇更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企業老板若想成功,就一定要避免規避風險的心裏,培養一種冒險的精神。如果要降低因為冒險而帶來的失敗概率,請記住這一點:大膽籌劃,小心實施。
企業老板要有冒險意識
職業經理人和老板有什麼區別?有人曾經回答說:職業經理人都是高智商、高情商,但老板往往是膽商第一。
事實上,職業經理人因為情商高、智商高,做事往往想得特別通透,難免畏首畏尾。而這種行事風格,難免會使好機會擦身而過。當老板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冒險意識。
一個企業老板最大的風險就是永遠不冒險。在商業活動中,機遇與風險並存,想要抓住機遇獲得回報,首先需要一場冒險。留心一下,你就會發現走得最遠,站的最高的往往是拿下願意去做、願意去冒險的人。
從福布斯排行榜看,這些成功的老板們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他們天生就是冒險家,不管是錢還是其他,他們都敢拿去冒險。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善於冒險,敢於冒險,樂於冒險。摩洛·路易士就是這部分人中的一個。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來自兩次成功的冒險,一次在20歲,一次在32歲。
19歲時摩洛·路易士隨家人一起遷到紐約。他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一份差事,每周14美元的薪酬。那時摩洛·路易士經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瘋狂的工作。六點下班以後,他還到哥倫比亞大學上夜校,主修廣告學。有時候,由於沒完成工作,下課後還會從學校趕回辦公室繼續完成工作,從晚上十一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淩晨兩點,是經常的現象。
摩洛·路易士喜歡具有創意的工作,他也確實有這方麵的才能。
當20歲時,他放棄了廣告公司頗有發展前景的工作決心自己獨闖一片天空。他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冒險。他投身於未知的世界,從事創意的開發。主要是說服各大百貨公司,通過CBS電視公司成為紐約交響樂節目的共同讚助商。當時,這種工作對人們來說是陌生的,很難接受,於是摩洛·路易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不會成功。
摩洛·路易士卻仍就信心百倍的進行說服工作。工作有了相當進展:一方麵,他的創意很受歡迎,與許多家百貨公司簽成合約;另一方麵,他向CBS電台提出的策劃方案也順利被接受。成功近在咫尺了,但由於合約存在的一些小問題而中途流產。
但這並沒使他一蹶不振,就在這件事結束之後不久,一家公司聘請他為紐約辦事處新設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薪水也相當可觀。於是,摩洛·路易士在這裏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施展了自己的才華。
幾年後,摩洛·路易士又回到久別的廣告業,擔任承包華納影片公司業務的湯普生智囊公司的副總經理。
當時,電視尚未普及,處於起步階段。但摩洛·路易士卻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開始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冒險。由他們公司所提供的多樣化綜藝節目,為CBS公司帶來空前的效益。摩洛·路易士的冒險並不是孤注一擲,是看準後才下賭注的。最初兩年,他僅是純義務性地在“街上幹杯”的節目中幫忙,沒想到竟使該節目大受歡迎。從1948年開始到今天整整四十多年的時間,它的映播從未間斷過,這是在競爭激烈的電視界內的奇跡。
摩洛·路易士的成功在於敢為天下先,敢於冒險,這也是多數老板走向成功的一個共同因素。人生本身就是在冒險,你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你害怕冒險。
企業家=冒險精神+領導力+創新。這是在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麵對著200多位中國企業,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聯手給企業家精神下的共同定義。可見,冒險精神是一個企業家具備的重要特性。
在最近十幾年的時間,由於中國的企業中融入了越來越多的西方管理文化。尤其是在跨國企業中。一些年輕的企業老板,他們的思想意識已經變得非常西方化了。這些人看到了更多創新和冒險的需要。這並沒有受到過去曆史的阻礙,因此也更加的無所畏懼。這對於企業的發展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如果一個你不敢采取任何冒險的行動,那你就永遠也不會成功。如果你說不敢冒險的話,那我告訴你,其實,你每天都在冒險,開車上班是一種冒險,遊泳是一種冒險,吃生魚是一種冒險,隻是由於你對其中的大多數情況習以為常,所以這些冒險沒有引起你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