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長江往事(4)(2 / 2)

李昌義在院子裏打掃,他見到父親進到了那件屋子,也不由得驚異起來。

自從他六歲之後,除了每周日的固定清掃,他就再也沒見過父親進到那屋子裏了。

尤其是一臉凝重的進入到那間屋子裏。

李大江打開了那扇木門,屋子不大,裏麵東西有很多。

紙人,竹架子,毛筆,朱砂,還有幾個小木盒子,和很多紅包袱。

李大江從紅包袱裏拿出一遝黃色符紙,抽出幾個小盒子,拿出一根毛筆,朱砂,等等。

準備好之後,沐浴,更衣,穿上了以前撈屍的行頭,盡管與便服沒啥太大差距,但是這能表踏出他心中對某些事情的敬重。

準備事項過後,他把自己鎖進到哪間屋子裏,早飯都沒吃,任由杏花和李昌義怎麼敲門,裏麵都沒有回應。

到了中午,李大江才出來,他畫好了十幾張符籙,大多都是去穢用的,至於那幾個木盒子嘛,說是祖傳的,傳了不知多少輩分。

門打開了,李大江從房間裏出來了。

他開門的一刹那,一個人正站在門口,這個人赫然就是他的兒子李昌義。

李大江先是被嚇了一跳,然後擠出兩個字:“有事?”

平常的李大江可不會這麼說話,他的心情真的不好。

李昌義表情複雜,經過一陣表情的扭曲之後,他說道:“爹,你能不能把你的那些手藝傳給我?”

李大江聽了這個問題,他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又來了”然後拍了拍他兒子的肩膀說道:“孩子,這都是迷信,我可不想讓你一輩子呆在這個破山村裏,我傳給你手藝,那就意味這一生都要守在這江邊了。”

這不是李昌義第一次要求,李大江也不是第一次這麼回答他。

說來奇怪,自從李昌義十歲生日過後,每年生日之後都會墨跡一遍這樣的話。

從一開始,李大江就沒打算讓昌義繼承這門手藝,他希望他老李家出人頭地不要死死的呆在這個山村裏,一輩子碌碌無為。

從李昌義逐漸長大之後,過生日的時候便不再說了,因為他甚至他的父親不會交給他什麼的,近些年來李大江幾乎沒有這方麵的生意,無論是百事兒,還是撈屍體的活都沒有了,李昌義便更老實了。

這一次李昌義發現了他爹愁眉苦臉的進去,他覺得是時候了。

李昌義跪下,低頭大聲說道:“爹!你當初為什麼要給我起名叫昌義!?難道不就是為了世間的義麼?”

李大江想到了有這一天,他蹲下,舒展眉頭,直視著昌義的眼睛,柔聲說道:“過幾天你就進城吧,看看大千世界,義是什麼,不是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能了解的,況且你爹我也沒多大能耐,不是什麼高人,所以你就不要再說這些了。”

“不!爹,我也不想在這個山村裏呆一輩子,我沒文化,沒個一技之長怎麼實現所謂的義!”

“孩子,護國是義,護家也是義,就連活著都是義,豆腐永遠不能蓋房子!但是他卻能果人之腹。”

豆腐永遠不能蓋房子,卻能果人之腹!

會是什麼已經天定了,但是沒有任何人知道天給你定成了什麼,隻有不斷地挖掘,但事實上已經定好了的。

就像李大江說的,一塊豆腐永遠不能蓋房子,但是他就沒有用了麼?不,他卻能果人之腹。

李昌義盡管他不服氣,但是卻明白了這話中的意思。

“爹,我,可是我不服啊。”

“哪有這麼多不服?豆腐填飽了皇帝的肚子,那價值不比給庶民蓋的草棚高麼?”

說著李大江頭也不回的想外走去,他該說的已經說了,不教便是不教,李昌義總不能逼著吧。

隨著李大江的遠去,李昌義從地上站起來了,眼中的一抹堅定揮之不去。

在昌義離開之前,沒人知道那抹堅定代表著什麼。

遠傳,停屍的木屋,裏麵似乎有了些許騷動。

詭異的風,從陸地吹向江麵。

又是一陣反極之風,這陣風會帶走什麼呢?

是,帶走了希望?還是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