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中層領導的上傳下達法則(3)(1 / 2)

1.4與下屬交流談話的藝術

做好與下屬間的交流,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通過麵對麵的交談和心靈之間的溝通,達到說服、教育、引導和幫助人的目的。作為領導,做好下屬的思想工作,不僅要有較高的政治理論修養,還要掌握高超的與下屬溝通交流的藝術。現實工作中,領導者與下屬在溝通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某些障礙,比如:地位障礙、語言障礙、心理障礙、文化差距障礙、認知障礙、態度障礙、環境障礙等。這些障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領導與下屬溝通與交流的效果。為了消除中層領導幹部與下屬溝通的障礙,提高溝通效果,領導在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中應該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1.4.1坦誠相見,平等待人

平等、坦誠是溝通的基礎。中層領導幹部做下屬的思想工作,不論是一般的交流、談話,還是了解有關情況,或是有針對性地對其說服、教育、批評、幫助,自己首先要明白一點,即相互間雖有職位高低、權力大小、角色主動與被動等差別,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無論何時何地,講話、辦事一定要遵循一個“真”字,講話要說真心話,待人要用真實的感情,絕對不能說那些言不由衷的空話、大話和假話,更不要用不冷不熱、矯柔造作的假感情對待下屬。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放下架子,去掉偏見,與下屬交朋友。這樣,我們在說理時,就會情真意切,從而在和風細雨中打動受教育者的心,增強我們的工作效果。

1.4.2換位思考,求同存異

在做思想工作時,作為中層領導,要善於換位思考,指出對方想法中合乎情理的一麵,並表示理解,這樣,既體現了對他人觀點的尊重,又避免了兩種觀點的正麵衝突。比如,下屬犯錯誤,有時是因為對個人或小集體利益考慮太多,而對他人利益和全局利益考慮欠周到。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說:“適當考慮個人利益、小集體利益是很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我們不能隻考慮個人利益、小集體利益,更不能因個人利益、小集體利益而損害他人利益和全局利益。”這樣去做工作,不僅客觀、公正,而且合情合理、有血有肉,往往能使下屬產生共鳴和共識,從而使對方在感情上接受你。這時我們便可以將自己的信息(教育內容)順利地傳達給對方,以便完成思想工作任務。相反,如果一開始就拿出一些大原則和大道理,直截了當地對號入座批評下屬,逼迫其聽從自己,就容易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隻強調自己的體驗,以為“風景這邊獨好”,就很難走入下屬的世界。自然不易為下屬所接納。另外,領導幹部在做思想工作時,隻要稍微留意觀察就一定能發現下屬與你的共同點,如果能夠將這些共同點作為談話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強化認同感,那麼交往的境界就會煥然一新。這裏最成功的標誌是在談“你”論“我”的過程中,自然地道出“我們”這兩個字。認同意識一經產生並能得到強化,雙方便容易產生親近感。當然,這裏的“換位思考”並不等於遷就錯誤,堅持原則是做好思想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1.4.3講究技巧,準確表達

談心是上下級間交流的橋梁。談心,不僅要把握住準確時機,而且還要語言謙和。一般在談心時,要根據談心對象不同的文化素養、性格特點、習慣愛好,使用不同的語言。對內向型的對象,使用的語言要柔和一些,使道理像春風化雨那樣點滴入土;對直爽開朗的,要善於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對文化層次高一點的,語言可以文雅一點,太俗氣了他會覺得你不尊重他,而不願聽你談話;對文化層次低的,語言應該平實一些,太文雅了,他會覺得你裝腔作勢耍弄他;對工齡長、資曆深的下屬,談心時哲理可以深一點,引用的例子可以廣一些,以明事理;對年輕識淺、思想單純的下屬可以多用些樸實、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並注意有感情、有哲理、有事例,可以講些淺顯的道理,多舉一些直接經曆過的事例,以事悟理。準確的語言表達在溝通中很重要,善於做思想工作的人,平時往往注重積累詞彙,講話時很注意邏輯性。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注重言語的節奏感。

1.4.4言外之意,巧妙傳遞

有時候,中層領導麵對下屬不能直來直去,要懂得迂回、暗示的作用,因為和下屬之間的談話,有時候並不能說破、說穿,隻要點到為止即可。暗示,也是一種駕馭術,這種駕馭術具有含蓄、間接的特點。老牛拉車,硬趕不行,不妨兜個圈子,再把它引上路。巧妙地利用暗示,可使下屬積極地接受領導的意誌和命令,迅速行動。那麼,在哪些情況下使用暗示呢?

(1)當中層領導者要向下屬傳達一種信息,而這種信息又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時候,暗示便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