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中層領導的選人法則(1)(1 / 3)

選人,它是領導者在實施領導的過程中,對下屬選拔配備和使用等方麵的重要才能。下屬的積極性能否很好地發揮出來,是衡量一個組織有無生機活力的標準。而能否合理地選拔和使用下屬,也是判斷一名領導者水平高低的尺度。因此,中層領導必須很好地掌握選人之道,以獲得盡可能高超的選人能力。

11.1中層領導挑選人才的原則

人因有思維能力,所以往往有虛偽的一麵。有的人看似忠心耿耿、為實現領導意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實際上是“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而成大不信”;有的人表麵上甜言蜜語、言聽計從,實則背後使絆子、捅刀子;有的人從外表上看言不逾矩、行不違規,實則居心叵測、藏奸懷詐;有的人看似誇誇其談,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經不起實踐的檢驗;有的人在領導麵前一味討好賣乖,實則首鼠兩端,見風使舵……諸如此類,都決定了對一個人的了解、選拔,必須遵從一定的原則:

11.1.1以適用為基準

企業應招募適用的人才,文化程度過高,不見得就合用。談到如何招募企業或部門所需要人才的問題時,鬆下幸之助說:“在鬆下創業的時代,很幸運沒有招不到人的問題,當然進他們企業或部門,都不是學校第一二名畢業的高材生。說真的,如果那些高材生進來,反而會使企業感到困擾,因為他們的水準太高了。所以隻要適合企業或部門的就可以,那時這種人的招募比較容易,所以沒有求才難的問題,當時教育尚未十分發達,大部分是國小畢業,初中畢業的很少,如果要雇傭高中畢業生,就較為費力。”

鬆下開始創業是1910年,一直到1934年,才有能力雇傭專科學校的畢業生,才有把握人家可能願意受雇於他們企業,其間經過了大約15年。在1934年第一次雇傭了兩名專科畢業生。在此以前,最高學曆的是高中畢業生,不過,這已綽綽有餘了。

各企業或部門的情況有所不同,老實說,人員的雇傭,以適用企業或部門的程度就好,當然較高水準的人會認真工作的也不少,可是很多會說:“進這種爛企業或部門真倒黴。”如果換成一個普通程度的人,他會感激地說:“這裏還蠻不錯的。”而盡心地為企業或部門工作,那不是更好嗎?所以招募過多高水準的人也是不行的。“適當”這兩個字是很要緊的,適當的企業或部門,招募適當的人才,如果認真求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雖然不能達到100%,但70%大概不成問題。達到70%,有時候反而會覺得更好,100%的招募到人以後,或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困難,有時候困難或不如意的事情,反而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幸運。這真是非常有趣的,然而人生偏偏就有這種情形。

11.1.2質量重於數量

美國服裝工廠的管理人員是高效率的,但他們為數卻不多,這很值得參考。在美國的服裝工廠,作業員的工資都是采用按時計資的製度,而且也都以女工為多。女工大部分是年齡長的婦人,約在四五十歲左右,而不像日本都是20來歲年輕小女孩,很少有20多歲的女工。服裝也是形形色色沒有統一,體格有高有矮,看來手指頭好像也不太靈活,讓人覺得這怎麼會有高效率?

在日本的工廠裏,年輕女工都是秩序井然地工作,這是很大的差別。可是當看完美國工廠的最後結論是,無論工作情況如何,效率卻相當高。為何會有如此的高效率呢?用那些高齡而手指不甚靈活的人來工作,會有這種高效率?究其原因,乃是美國的管理人員(領班)把計劃做得非常好。這種計劃幾乎是連盲人都可順利地工作,設備方麵也一再為工作方便而改善。但這些管理的人員卻很少,就是由少數的佼佼者訂立計劃、改善設計,因此能夠收到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