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中層領導的溝通法則(1)(1 / 3)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脫離社會,人就無法生存。那麼怎樣才能生活得好一些呢?就是溝通。溝通,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相互了解,可以使不同的見解達到統一,可以化解矛盾,理順關係,又可以友誼長存。所以,人人都需要溝通,都應重視溝通,作為一名中層領導者更要深諳此道、深得其妙,簡而言之,便是努力提高中層領導溝通能力。

14.1中層領導溝通的對象

中層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每時每刻都要麵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段便是有效的溝通。缺乏溝通,許多事情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廢,一無所獲。一般來講,在任何一個組織裏都會有三種溝通方向:向上溝通、橫向溝通和向下溝通,中層領導者不僅向這三個方向發出溝通信號,而且也從下級、上級和同級那裏接收到信號。在一個企業裏,中層領導者一般也要通過這三個方向的溝通,來實現班子成員之間的溝通。

14.1.1中層領導的向上溝通

從溝通的控製模式可知,向上溝通是中層領導者從下屬那裏接收到的反饋(語言的或非語言的)信息,也可能是從較低層次發出的原意信息,及時向上溝通。向上溝通也可采取領導者與下級直接麵對麵的交談,或較正式的會議與情況介紹,或通過書麵的形式溝通。

許多研究表明,信息的向上流動會使溝通變得更為有效,從溝通的控製模式可看到,反饋對領導者不斷重新估價和調整對下級的指導提供了能動的補充。一個中層領導者隻有對下級的表現和反應有準確的了解,進行充分的監督,反饋上下往返的雙向溝通。中層領導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而且會使下級更容易接受領導指導,動力更大。

14.1.2中層領導的橫向溝通

橫向或水平溝通是指流動於組織機構中具有相對等同的職權地位的人之間的溝通。在組織中,橫向溝通比縱向溝通更為經常,原因是橫向溝通通常被認為威脅性要小些,正常情況下也不像向上溝通那樣與獎懲發生聯係。而且,由於同級的人一般來說具有更為共同的參照係,橫向溝通在正常情況下不像向上或向下流動那樣容易被曲解。

在一個等級較嚴的機構中,人們往往不想進行橫向溝通。政治上,信息應當自下而上沿職權鏈流向一個共同的上級,然後再向下返回到適當的層次。然而,如果過多地依賴縱向溝通,則應當考慮信息失真的機會,更不用說時間之長了。作為對縱向溝通局限性的彌補,在組織內部必須調整其溝通係統,使較低層次的橫向溝通增加。

信息的橫向溝通還有另外一種形式,這種形式被稱為小道。在小道傳播中,溝通信號越過組織線路,沿著業已存在的非正式的溝通網絡和小團體流動。小道通常比正式的流動更迅速、更靈活,因為它毋需沿著明顯的組織格局或順序流動。小道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正式明確的溝通網絡的相對有效性。如果通過正式渠道很容易獲得信息,人們就不會依賴非正式的來源;在另一方麵,如果正式渠道不暢通,人們就會轉向小道,把它作為組織內部主要的信息來源。雖然小道沒有規定的格式,但它更傾向於沿水平線路而不是垂直線路流動。因此,領導者必須意識到小道的存在及利弊,並加強正式的溝通渠道,提高其有效性。

可見,中層領導無論在與上下級還是同級進行溝通時,首先必須找出共同點。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們之間的相似之處愈多,彼此就愈能接納和欣賞對方,越有利於溝通。具體地說就是與對方形成一種親和力,從而提高中層領導的溝通能力。

14.1.3中層領導的向下溝通

一個典型的組織機構圖會顯示溝通沿著預先確定的職權鏈從上級流向下級。向下溝通旨在向下屬提出指示和指導,以幫助他們達到組織目標。這種溝通也用來傳達組織內部管理所需的規章製度、工作程序和日常信息。因而向下溝通的性質主要是權威性的。它可能包括正式的書麵文件、日常工作情況介紹和工作布置會議或上下之間單向的麵對麵交談。一般說來,向下溝通是快速的。然而,如果我們把溝通的有效性解釋為從甲方向乙方準確無誤地傳遞意思的話,向下溝通最有可能發生錯誤理解。首先,向下溝通相對較快的速度通常是犧牲了充分的反饋機會後取得的。結果是,溝通者可能不知道溝通的原意是否被理解到隨後會有適當行動的程度。在這裏,一旦出現意思含糊的向下溝通時,信息的接收者無法回到信息源那裏要求予以澄清。其結果將是接收者向錯誤的目標行進。所以,一味采用向下溝通這種溝通手段對一個領導者來說將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