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與批評,是一把雙刃劍。這把“劍”舞得如何,直接關係到中層領導的水平和能力:善舞者,有為有威;不善舞者,被人輕視;不會舞者,被人不恥。因此,中層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表揚和批評,並善於運用表揚與批評。
17.1中層領導表揚下屬的原則
中層領導表揚下屬,會給下屬以極大鼓勵和滿足,因為表揚是一種很讓人陶醉的獎品。人們總是期望別人對自己能夠有一個高度的評價和讚美,並由此調整認識自己的角度和參與競爭的信心。但是,表揚也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絕不能亂開支票,或把表揚當成了日常禮節,否則,表揚就會失去應有的效果和作用。
17.1.1表揚要有根據
表揚必須有一定根據才能讓人信服,被表揚的人也才會感到你說的是真心話,因此也容易心安理得地接受表揚。
根據為人進行表揚
歌德有一句名言:最真誠的慷慨就是讚賞。讚賞最重要的是要有根據,有了根據能體現讚揚者的真誠,並使被表揚者更加自信。每個人在各方麵都有其優勢,但籠統的詞語難以說明什麼,有事實作根據將使表揚變得真實可信。如果留意觀察,中層領導將能捕捉對方為之可愛、優勢之處。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朋友和吸引朋友的力量,重要的就是他的為人之道。
根據處事進行表揚
中層領導每天都麵臨許多的事情,其他人也是一樣。那麼,可以試著對對方的處事進行讚美。
對於中層領導來說,必須掌握公正這一原則,特別需要做到切實以事實為依據,以功行賞。讚美有根據,會給人一種受到尊重之感。
17.1.2表揚要有分寸
有分寸即真誠的表揚是恰到好處的。正如一個氣球,吹得太小不好看;吹得太大易爆炸,所以中層領導表揚下屬應適度。
有比較的表揚
有一次,漢高祖劉邦與韓信談論諸將才能高下。劉邦問道:“你看我能指揮多少兵馬?”韓信回答:“陛下至多能指揮十萬兵馬。”劉邦又問:“那你能指揮多少兵馬呢?”韓信自豪地回答:“臣多多益善耳。”劉邦笑道:“即然你帶兵的本領比我大,卻為什麼被我控製呢?”韓信很誠實地說:“陛下不善於指揮兵,但善於駕馭,這就是我被陛下控製的原因。”劉邦自己也曾說過,統率指揮百萬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不如韓信。這是他做了皇帝以後對自己的評價。韓信的稱讚,首先肯定了劉邦控製大臣為自己效命的能力,但又指明了他在帶兵作戰方麵與自己相比有不足之處,正與劉邦的自我評價相吻合。話說得很實在,很坦誠,劉邦不但不怒,反而很滿意。
表揚要有所保留
常言道:“瑕不掩瑜”,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並提出一定的希望,不僅不會防礙表揚的力度,相反,卻使表揚顯得真誠、實在、易於為人接受。
真誠的表揚要有所保留,像“最好”、“第一”、“天下無雙”這類的帽子別亂戴。有個企業的廣告詞說;“隻有更好,沒有最好”就顯示了企業的真誠承諾。
中層領導應該記住,表揚首先應真誠,真誠就要有所保留,而不是全盤肯定。表揚可以談其優點、長處、成績,不談其不足;也可能既表揚又批評,還可以提出領導的希望。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
17.1.3表揚要有新意
中層領導在對下屬進行表揚時,千萬不要老生常談,毫無創新,那樣會讓人感到枯燥無味,因此,也就很難收到預期的表揚效果了。所以,中層領導在運用表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語言新穎
表揚應該給人一種美的感受。新穎的語言,是有魅力和吸引力的。簡單的表揚也可能是振奮人心的,但是一種本來是不錯的表揚如果多次單調重複,也會顯得平淡無味,甚至令人心煩。
用新穎語言表揚他人,即能顯示中層領導語言運用的才能,也能使被表揚者更快樂地接受。
方式新鮮
表達讚揚的方式有很多,中層領導要針對不同人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選擇最恰當的方式。在選擇表揚方式時,既要考慮表達方式的新意,又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及最後的效果,隻要綜合去思考,中層領導總會找到最適宜的表揚他人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