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中層領導的效率法則(1)(1 / 3)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有些人忙得腳打後腦勺,整天昏頭轉向;有些人做事卻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這其中真有什麼訣竅嗎?為了有效管理“時間”這項資源,人們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已經被誤導到對技術層麵的探索上去了。他們企圖找到一種真正“技術”,可以實現對效能的管理。其實就像愛情一樣,其中的奧秘,屬於狀態的成分應該多於技術的成分。以下便是中層領導對提高工作效率所應有的態度和行為。

18.1中層領導的效率理念

在中層領導的工作經曆中,浪費時間的現象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因為工作職務原因,要接待各種各樣的人,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赴各種各樣的席,凡此種種,使得許多時間不可避免地被浪費掉。所以,中層領導必須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重新建立自己的效率理念。從而設法減少不必要的活動,避免無關緊要的瑣事,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思考處理真正重要的事情。如此,才能使中層領導工作卓有成效。

18.1.1樹立捷足先登的效率理念

凡事能夠做到捷足先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凡事都盡力而為,亦沒有缺憾。應該講,世界上對合理化要求最嚴格的是美國的企業組織。他們的合理化有許多明顯的特色。譬如人事運用,在美國公司中就很少有冗員。他們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動,不斷調整公司經營的方式。在合理化過程中,如果產生剩餘的人力,一定會非常明快地把他遷調到其他部門;假使其他部門無法吸收,便直截了當地以裁員來解決。

捷足先登,“比別人先走一步”說來可能平淡無奇,可是在企業競爭上,由於每個對手都在傾盡全力想先走一步,所以要真正做到,真是非常不容易。也正因為有這種顧慮,領導者不可好大喜功,想去完成那些“必須要漫長時間才能產生效果”的工作,或者是太固執地想追求“發明”,因為那太過於冒險。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存在著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可能使原先非常傑出的構思,在片刻之間變得一文不值。

不論做任何事,在前提上必須了解,我們正處在一個講求效率的時代。一個好的構想,若不立即付諸實施,稍一遲疑,半年過去,可就不值一提了。因此今天想到的好主意,今天就得實行。但為了要降低冒進的風險,領導者平時就應訓練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力和對未知因素的評估能力,當機立斷,才不致被人搶先一步,遭致不可彌補的遺憾。

18.1.2樹立精細迅速的效率理念

管理者稍一遲疑,被後來的人趕過,一步可能變成十步,然後變成百步、千步,距離愈拉愈遠,終致無法彌補。所以他覺得任何工作都要加速推動,尤其是需要花費以“慢郎中”的細活,加上“急驚風”的速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做事小心謹慎,企求萬無一失,這是非常重要的態度。疏忽小事,將無從成就大事。任何小的事情,都應該仔細去做,不可粗心大意。

然而,為此而耗費太多的時間,並不足以真正成就事業。在古代,能夠做到精致細密的地步,足以值得自豪,時間的快慢尤在其次。而現在卻是分秒必爭的時代,因此,除小心謹慎之外,更要迅速,才能稱為“成就事業”,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

做得快而粗製濫造,是不足取的;同樣地,做得細致而過於遲緩,也是不足取的。“精密而迅速”,這才是現在所要求的“專家”的表現。

18.1.3樹立精打細算的效率理念

要避免浪費,提高效率,爭取適當利潤,這是企業管理最根本的準則。有些人往往認為,自己管理方式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事,不需要別人幫忙或過問,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企業或部門雖然屬於自己管轄,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鬆下幸之助覺得,這或許就是企業管理的真諦之一。誰都知道有了顧客及供應商,才能維持生意,而有意去報答他們。這樣的想法固然沒什麼不對,但鬆下幸之助以為還有另外值得考慮的事。

拿道路來說,我們每天不斷地使用公共道路,而不重視其重要性。而一旦缺少了它,就寸步難行,動彈不得。因此,對於經常使用,卻不覺得要去感謝的道路,也應該報答才對。但怎麼報答呢?除了大家繳稅,靠稅收保養、改良道路之外,沒有其他的途徑。為了繳稅,大家得爭取利潤。否則,大家繳不起稅金,造成使用道路的保養不周,任其荒廢,結果大家都會受害。

因此,中層領導在管理企業或部門時,應該節省,避免浪費,提高效率,爭取適當的利潤,這也是每一個優秀的中層領導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例如,就以打電話來說,不妨想一想有沒有減少次數,而一樣可以達到目的。講求方法,可以省掉許多的不知不覺中的浪費,或徒勞無功的事,減少支出的經費,且可以提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