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中層領導的創新法則(1)(1 / 2)

美國作家羅吉爾·馮·奧赫在《創造學思想錄》中講述了一則寓言:亞曆山大率領遠征軍占領了小亞細亞的一座古城,有人請他觀看一輛陳列在博物館裏的皇帝的戰車,車上有一個用套轅杆的皮帶糾纏起來的結。館長告訴亞曆山大,皇帝曾經有過預言,誰能夠把這個奇異的死結解開,誰就注定成為亞細亞之王。自古以來,無數試圖解開這個結的人都以失敗而告終。亞曆山大卻不假思索地舉起腰中的佩劍,把結割為兩段,大聲喝道:“這就是我的解結原則!”後來,他果然稱雄亞細亞,無人匹敵。

結一定要用手解開,這是所有人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思緒。但是,答案要求的結果是“解開結”,而不是“用手解開結”。解結一定要用手嗎?

憑借經驗做事,已成了人們處理問題時的一個習慣。然而,這個習慣對於從事創造活動的人來說,會使人們在新出現的問題麵前思路閉塞,束手無策。由此可見,經驗豐富固然可貴,但想當然地憑經驗生搬硬套,勢必會犯錯誤、出問題,這樣一來,經驗反而成了解決問題的絆腳石。因此,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可以多借鑒以往的經驗,但在思考問題時,切不可被“現成的經驗”束縛住頭腦。

因循守舊的人,隻知道用老方法去管理人,用舊道理去說服人,不知道創新的生命力,因此等到自己麵前出了一大堆麻煩,才知道自己趕不上潮流,已經被淘汰出局。當經理、做中層領導,必須要常求新,才能學到最先進的東西,而不致於落伍。

20.1中層領導應創造性地發現問題

一個人要創造性地思考和幹某件事,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法國作家巴爾紮克說過這樣的話:“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該歸功於‘為什麼’。而生活的偉大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所以說,提高創造思維能力,中層領導者首先必須在工作學習和探索中,努力培養善於思考與發現問題的能力。正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個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這話雖是針對科學而言,但對領導工作具有同樣的指導意義。因為領導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樣,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要解決,首先需要提出問題,隻有提出問題,才有解決問題的希望,才有可能推動工作前進,提不出、看不到問題,也就無所謂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意義已被許多人意識到。

那麼,怎樣才能開創性地去發現問題呢?或者說,有沒有“創造”問題的具體方法呢?有哪些技巧性的方法呢?

20.1.1通過思考發現問題

“勤思則疑”。疑問是通過思考產生的。南宋哲學家朱熹形象地寫道:“讀書務須仔細,逐句逐字,要見著落。若用工粗鹵,不務精細,隻道無可疑處,非無可疑,理會未到,不知有疑耳。”“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一番後,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確實,一個人在學習研究中能不能提出問題,與其思考的深度大有關係。同樣一件事,有的人聽了漠然不知其味,全無印象;有的人卻能發現疑點,提出問題。同樣一本書,有的人讀了隻記住幾句名言;有的人則能吸取其精華,發表創見,對所讀到的東西能創新發展。

僅僅有勤思的能力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還要善於思考,如果想使自己的腦子常常能提出問題,那麼就善於去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