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妝的使命
開卷
作者:鄧敏
馮建軍老師發來《彩動中國——中國彩妝市場解析》的書目,希望我為新書寫一篇序言。對於彩妝,其實在2010年10月刊的專題——《彩妝新時代》中,品觀就已表達出對彩妝市場的看重,“無彩妝,不產業”是對彩妝在中國化妝品產業地位的期望。
未來,化妝品產業將升級為時尚消費品行業。彩妝所擁有的豐富而動人的表現力,使她更具備傳播美的行業使命。傳播美是一門深厚的學問,如何將自己對美的理解,透過產品,通過商業手段,獲得更廣泛的傳播,是未來彩妝追求的境界。
中國彩妝要感謝美寶蓮。為了幫助妹妹Mabel獲得真愛,美國化學家Williams發明了睫毛膏“魔棒”,從此,“因愛而生,美的使命”的美寶蓮誕生了。不管故事是真是假,1995年,美寶蓮用愛的故事,不僅完成了對中國消費者的啟蒙教育,而且帶動了本土彩妝品牌的發展。緊貼美寶蓮,眾多本土彩妝品牌抓住專營店崛起的機會,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深度滲透和消費普及。
植村秀在全球的成功讓彩妝大師毛戈平堅信:“MGPIN是中國的,但創造的美是世界的。”致力於傳承東方文化低調奢華之美,堅持“唯美、經典、時尚”的創作哲學,毛戈平將夢想與審美植入品牌,在與國際品牌直麵競爭中,MGPIN成為唯一在百貨領域立足並獲得尊敬的本土彩妝品牌。
毛戈平是彩妝業裏的藝術家,是藝術家裏的商人。他賣的是美、是文化,這便是中國彩妝的未來,帶著藝術家的使命。
有品牌夢想的企業家都是藝術家,品牌是他的作品,品牌精神就是企業家精神的延伸。
“我想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生活的理解、成功的理解,以及對於合作的理解,融合成一點一滴,透過生意、生活、工作、團隊,把她一一體現,透過這一點一滴,予以求證,征服所有的人,贏得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這是2008年7月的深夜,剛剛創建瑪麗黛佳的崔曉紅在QQ空間裏留下的感悟。這個備受爭議的彩妝新秀,在連續舉辦三屆時尚跨界藝術展後,在創始人崔曉紅的引領下找到了彩妝與藝術關聯的密碼,並用“執著的唯美守望者”的態度徹底征服了業界。
彩妝正以高出化妝品平均水平的速度高歌猛進著,該品類在專營店的占比已從10%提升到25%左右,馮建軍老師在新書中係統地解析了彩妝市場的發展與機遇。接下來,不排除我們仍能實現生意上的成功,但能不能成就令人尊敬的品牌、借助品牌的力量傳播東方文化,則取決於我們對消費者的洞察以及自我的改變。
消費者正悄悄發生著變化。10歲的女兒買衣服已經是自己做主了。80後、90後、00後,除了相信自己的判斷,還都個性十足,不再迷信權威。商品極大豐富後,大家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傳播出的“調調”。
不管你是品牌商,還是渠道商,抑或零售商,你就是美的傳播者,你對美的認識,對美的創造,對美的傳播,將是你的職業素養。
“傾聽一朵花在心裏開放的聲音,用第一抹粉色,開啟你的心門。”這是彩妝新品發布的語言,當更多人在這樣的意境裏創造美、銷售美和傳播美時,中國彩妝為何不能引領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