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印:借力屈臣氏

品牌攻略

作者:舒秀輝

總結與屈臣氏一同走過的3年多時光,花印品牌營銷總經理胡議方感歎屈臣氏帶給花印的不僅僅是看得見的銷量提升

花印贏得中國市場,屈臣氏功不可沒。

二者於2009年6月正式達成合作協議,此舉也標誌著花印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當年,花印通過屈臣氏實現了2100萬元的銷售額。

2010年,花印再接再厲,在屈臣氏係統的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2011年,花印更上一層樓,銷售額翻番,達到1.7億元;2012年,花印更是在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逆勢而上,銷售額升至3.58億元。在屈臣氏西安神木店,花印更是創造了月銷超過30萬元的佳績。

在獲“利”的同時,花印也得了“名”:

花印黃金單品水漾潤透補水麵膜(俗稱“大藍瓶”)於2011年和2012年兩度蟬聯由屈臣氏消費者票選的“十大摯愛產品”大獎;

作為花印卸妝水代言人的柳岩也在2012年“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上,獲得屈臣氏“最受歡迎代言人”大獎。

屈臣氏渠道無疑是品牌絕佳的“試金石”,究竟成色幾何,一驗便明了。很顯然,日本全進口品牌花印在屈臣氏係統做到了如魚得水。

時間回溯到2008年1月,花印(北京)品牌管理機構正式成立。新團隊做的頭件事並非拓展市場,而是花了一年多時間了解市場。

2009年2月,因屈臣氏具有的藥妝店血統與花印“醫藥部外品”資格認證的品牌形象十分契合,花印堅決地將進入中國的第一銷售通道選定為屈臣氏。而彼時,屈臣氏800多家門店的規模也正是花印需要的。同時,屈臣氏正處於換代升級的調整期,也希望能夠引進高價值的品牌,來提高屈臣氏整體的客單價。因此,雙方對於合作均持肯定態度。

不過,事情並非一帆風順。雙方持續數月的談判的最大難點,集中在如何體現花印“醫藥部外品”的形象上。

“中國在相關法規上與日本存在一定差異,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中文標簽上不能寫‘醫藥部藥品’,而在日本,名文規定是可以標注的;二是功效不能寫得特別詳細。”花印品牌營銷總經理胡議方稱。

最終,花印嚴格按照屈臣氏及相關法規的要求進行改善,在外包說明上以平實的語言呈現。不過,花印也有應對策略,即在產品外包裝及貨架陳列上突出其藥妝的感覺,同時加強中小樣的試用體驗,讓消費者自己感受。

而花印進入屈臣氏渠道的確為屈臣氏實現消費升級做出了貢獻,將其之前平均隻有50元到80元的客單價提高到100元以上。

同時,花印技術上的優勢也使得其產品在功效得到多數消費者的認可。據了解,80%以上的目標消費者在持續使用花印其中一款藥用美白係列產品後,確實達到了美白的效果,間接地促進了屈臣氏的產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