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金融創新視角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1 / 2)

淺析金融創新視角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財會金融

作者:李寧 程雲

【摘要】小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科技創新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是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核心,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支持小微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對於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金融創新

一、企業自身缺失性因素影響

1. 小微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技術水平不高

由於小微企業自身規模和自有資金欠缺,小微企業受外部市場經濟形勢影響很大,一旦市場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小微企業往往很難適應。同時,我國小微企業雖然總量較多,但大多仍處於小規模運轉狀態,產業結構趨同,眾多小微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產品易被替代,小微企業市場占有率低,從而難以得到外部融資。

2. 小微企業內部管理製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真正做到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手段,治理公司結構的隻在少數,大部分小微企業負責人及其一般管理者還停留在作坊式、家族式管理模式,沒有建立起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基本條件。突出表現為日常管理決策簡單化、會計製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小微企業往往成立時間較短,缺乏有效的“信譽”累積,在經營過程中,過於注重企業資本的快速積累,忽略了誠信為本和持續經營。有些小微企業想方設法逃避債務,造成不良信用記錄,同時由於缺乏信用和法律約束,虛假注冊資本、轉移資產、隱藏收益、偷稅漏稅等現象經常出現。

3. 小微企業難以提供銀行要求的有效擔保資產

小微企業多數是注冊資金較少、經營規模小的民營企業,其自有資金有限基本上投入到流動資產上麵,固定資產投資占企業資金比例相對較少,因不能提供足額的抵押物並不符合向銀行申請貸款的要求。大多數小微企業不具備現代企業組織管理製度的要求,小微企業規模小,資信低,昔理不規範,抗風險能力差,信息透明度低等現實問題,不具備直接融資的條件,使小微企業要通過發行企業債券或股票上市等手段直接融資,比間接融資更為困難。

二、外部環境因素影響

1.銀行信貸與小微企業融資聯姻不到位

我國的商業銀行體係主要以國有為主。對小微企業存在“嫌貧愛富”地方思想,以自身的利益與風險因素考慮,對小微企業和大型企業采取統一標準的信貸條件、管理方法和業務程序,顯現了小微企業單筆借款數額小、筆數多,且手續繁瑣,貸後管理困難等的劣勢,使小微企業和大企業之間在融資問題上形成了不公平竟爭,而小微企業無論從資本總額還是資產總額都無法與大企業相比,從銀行考慮風險角度小微企業也處於不利地位。

2.政府對小微企業融資扶持製度建立不完善

融資困難的小微企業,絕大多數資產規模小,產業本身大多不屬於國家信貸政策的支持範圍融資自然困難。我國政府積極開展了一係列有助於中小企業融資的項目,並配以相關法律法規給於保障。但是從根本上說,這些項目以及法律法規還得處於試運行階段,尚不健全,這也從一個側而減緩了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速度,影響了它們的上市融資活動。